第138章 争夺汗位三(第3页)


    然而,曾经至高无上的声望,如今已经大幅衰减。
    他昔日对各部的掌控力度,也在一轮轮激烈的权力斗争和战事中被大幅削弱,如今所剩无几。
    回溯之前,阿里不哥虽然凭借着部分势力的支持重新夺回了和林。
    但此时的和林,已不复往昔的辉煌。
    阿里不哥虽然名义上掌控着这座蒙古帝国的重要城市,可实际上,他失去了各部真心实意的支持。
    各部对他更多的是表面的顺从,实际在内心深处,已经不再像以往那般忠心耿耿。
    第二年秋天,阿里不哥妄图凭借奇袭,一举击败忽必烈,以此来扭转自己节节败退的局势,重新夺回优势。
    他精心策划了这次奇袭行动,希望能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然而,忽必烈岂是轻易能被蒙骗之人?他对阿里不哥的行动早有察觉,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忽必烈识破了阿里不哥的奇袭计划,并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
    在战场上,忽必烈的军队严阵以待,当阿里不哥的军队动攻击时,他们以逸待劳,迅组织反击。
    阿里不哥的军队在忽必烈的强势反击下,大败而归。
    此次战败,让阿里不哥的部属损失惨重,大部分部属见阿里不哥大势已去,便纷纷“投资”
    了势力蒸蒸日上的忽必烈,转而投靠到忽必烈的阵营。
    尽管阿里不哥并未因此一蹶不振,此后不断派人到各地征兵,试图重新积聚力量,以实现东山再起。
    但现实却极为残酷,由于他在之前的一系列事件中已经失去了人心,各地势力对他不再抱有期望与信任,再也没有给予他有力支持。
    阿鲁忽见阿里不哥已然大势已去,审时度势之后,果断举兵投降了忽必烈。
    阿里不哥得知阿鲁忽投降的消息后,勃然大怒,他无法容忍曾经的盟友如此迅地倒戈相向。
    立刻派出军队进攻阿鲁忽,意图以武力强迫阿鲁忽重新回到自己阵营。
    然而,他未曾料到,忽必烈早已有所防备。
    在阿里不哥全力进攻阿鲁忽之时,忽必烈亲率大军,从侧面动了突然袭击。
    阿里不哥的军队腹背受敌,在忽必烈的两面包夹之下,防线瞬间崩溃,战局急转直下。
    最终,阿里不哥在无可奈何之下,不得不向忽必烈投降。
    这场长达四年的惊心动魄的大战,随着阿里不哥的投降,最终画上了句号。
    忽必烈历经重重艰难险阻,克服了无数困难与挑战,最终成为了真正且唯一的“大汗”
    ,实现了自己在政治与军事上的伟大抱负。
    在击败阿里不哥之后,忽必烈并未满足于现有的成就。
    他深知,只有彻底统一中国,建立属于自己的庞大王朝,才能真正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于是,在经过五年的艰苦战斗后,阿里不哥最终战败投降,而忽必烈则打垮了阿里不哥,彻底清除了统治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随后,他正式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王朝。
    为了给这个新王朝赋予一个富有深意且能彰显其宏伟志向的名字,忽必烈特意召集了众多博学之士进行商议。
    最终,由刘秉忠依据《易经》中“大哉乾元”
    的深远寓意,确定了国名为“元朝”
    。
    新王朝建立之后,忽必烈并未停下脚步,他将目光投向了南方,开始着手准备再度南下灭掉南宋,以实现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