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风起青萍之末下


    ≈1t;divid=≈0t;tet_c≈0t;≈gt;“这都是我们之前没有得到过的信息啊。”
    彼得神父很是高兴:“那元朝的战斗力如何?他们的士兵数量、质量怎样?”
    “数量倒是多,但是没啥用。
    当然,俺见到的毕竟不是他们陆军主力,所以说的也不一定准确。”
    唐赛儿想了想,还是补充道:
    “元朝船队一次放下来了好几千人,但大部分都是那种南洋土人。
    他们的作战素质并不高,感觉就是凑数的。
    元将估计也知道他们的水平,只是让这些人去打杂,只有一部分地位稍高的,被夹在军中,用来填充阵线。”
    “元军将领内部,意见其实不统一。
    他们也知道,现在这个情况,上岸也守不住。
    但俺私下打听,他们应该是希望攻克几个州县,这样方便进行宣传。”
    “是宣传给谁看啊?其他小国么?”
    王大喇嘛问。
    “内外的宣传都有吧。”
    唐赛儿回答:“爪哇朝廷的统治,并不如明朝那么严密。
    他们的官府,跟俺们那边不一样。
    大商人的庄园跨州连郡——或者说,庄园就是他们的地方官府了。”
    “这些大商人,或者说庄园主,也不全是汉人。
    为了拉拢土人,一些当地的土王也经常被邀请进来,作为这种地方领主,进入爪哇朝廷。”
    “南洋那边,也确实有大一点的国家,但那些土人国家,比爪哇元还要松散。
    土王的本部兵被击败后,附属城邦就会一哄而散,转投待遇更好的元朝。
    用这种方式,他们快兼并了不少邦国,建立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国家。”
    “这些地方领主们,除了经营庄园,大部分也都从事海上贸易,所以商业和航路对他们尤其重要。
    爪哇元最重要的几个家族,都是势力强大的海商。
    因为这些人拥有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最庞大的船队,所以无论经济还是军事上,小城邦都得服从他们,根据他们的命令,缴纳贡赋、生产商品、乃至召集土兵。”
    “但是,反过来说,他们也得想办法,才能让地方保持忠诚。
    因为土王们既然能倒向他们,也能倒向明朝。
    不过,当时明朝为了追击这些元朝人,打进了交趾,把那里作为基地,让他们感到了威胁。
    我估计就是因为如此,他们才能这么团结。”
    “土王不喜欢明朝的管理方式吧。”
    王大喇嘛大概猜出来原因了。
    “是啊。”
    唐赛儿点点头:“俺一开始没想过这么多,后来一路了解了不少,才现,元朝士绅如何看待明朝,这些土王也差不多。”
    “明朝认为,交趾是汉唐故地,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是中原王朝的实际控制区了。
    所以,攻占那里之后,就设置流官,征土人,如同中原的习惯。
    那边的土王因此很不满,南洋的其他土人,也因此厌恶明朝,觉得还是跟着大元混比较舒服。”
    “他们倒确实是这么宣传的。”
    彼得神父说:“看来他们对土王也很宽仁啊。”
    “我倒是觉得,明朝也没说错。”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