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四十九章 端午快乐求月票


    现在纳尔无法干涉格尔了,但之前的干涉的影响却并未消退,格尔依然遵循着之前黑死剑的影响,打算继续进行所谓的计划……也就是,利用彩虹桥前往祭坛!
    其实格尔不是没想过去想其他办法……但别忘了,格尔本身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普通人,对这个宇宙的秘密了解的非常少,更没有所谓的大局观,你让他自己想今后的路怎么走,他也想不出来。
    他想过继续猎杀神灵。
    不过,很快他就放弃了。
    老实说,单纯的猎杀神灵来满足复仇心理,已经寡淡无味了。
    一开始格尔对于能够杀死神灵,感觉到非常的爽快。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早就说过,攻击能让人愉悦。
    研究结果也显示,我们会想复仇是因为预期复仇后会感觉愉悦和快感。
    但复仇反会让你不断反复思索过去所经历的痛苦,所以长期来说反而会让您感到不开心。
    复仇这种事,怎么说呢?
    其实有时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爽。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心理系助理教授大卫·切斯特表示,选择复仇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会让心情好过一些。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邀请167名受测者打电动游戏,并暗中安排几个玩家刻意冷落部分受测者。
    研究人员事后告知被冷落的受测者,可以选择调高其他玩家的耳机音量来“教训他们”
    。
    但在他们做出选择前,会给部分被冷落的受测者提供实际上是安慰剂的认知增强剂药物,并宣称此药带有60分钟的稳定情绪效果。
    结果显示,大多数被冷落的受测者会调高其他玩家耳机的音量;而服用安慰剂的受测者则比较不会这么做。
    这显示只要心情平静了,我们就比较不会寻求报复。
    由上述实验可知,击退坏心情是人类挟怨报复的原因之一,另有研究也指出,复仇可能会提升正面的情绪,但效果持续不久。
    切斯特解释道,复仇让受测者当下很开心,不过隔了5分钟、10分钟、45分钟之后再追踪观测,现受测者的情绪比复仇前还要低落。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提莫西·威尔森的研究显示,已复仇的受测者原本预期自己复完仇会心情大好,殊不知他们比未复仇的受测者心情还要糟,并且更难走出负面情绪。
    美国柯盖德大学心理学教授凯文·卡尔史密斯的研究显示,复仇会加剧我们的愤怒。
    因为反复思索如何报仇、回想对方的恶行恶状等等,反会扰乱我们情绪上的健康。
    反观没有选择以牙还牙的受测者,能够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态度淡化一切,告诉自己不复仇也没关系,所以他们也比较容易放下过去,走出负面情绪。
    复仇只会得到一时的心理快感,但很快这种感觉就会消退。
    而且心理快感这种事,阈值只会越来越高!
    你们可见过小孩子?他们似乎对这个世界有着永恒的好奇心,声音,色彩,动物,人,甚至是一粒纽扣,一把沙子,每件事情,每一种存在,他们似乎都很感兴趣。
    我记得,小侄子一岁多的时候,曾经手扶着旁边的桌腿站着,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积木,把它举起来然后松开手,饶有兴致地看着它降落时的样子。
    积木落在地上出啪啪的声音,他就在那里哈哈哈傻笑。
    然后又弯下腰把它拾起来,不断重复这个操作过程,直到玩累了才罢手。
    人类小时候真的很有意思,周围的一切似乎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且引他们强烈的兴趣。
    这也许也是小孩能够如此容易快乐的原因之一吧。
    于他们而言,世界是一场,崭新的,流动的盛宴。
    而当我们长大,我们很快习惯了世上的一切,几乎对任何事情都不再感到惊奇。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