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勉为其难(第2页)


    胡柏志对杨彦全的新规持赞许态度,在杨彦全任上很少能听见路人商户骂官府的现象。
    “胡从事以为学生不想吗?但只收过、住二税哪能收齐秋税?”
    小商户不出血就得大商行出钱,大商行的背景错综复杂,税银更难收。
    “昔年司院中老夫主持大事要务,文小小只需经营与大商行的关系,但文小小一直是主事下第一人!
    无论老夫政绩做的再出色,也离不开文小小的关系网。”
    胡柏志从侧面告诉常举文用叔父名头给大商行强行施压,以至于双方闹翻是多么不明智的事情。
    常举文一时难言,世上能有几个人像文小小那般对杨彦全掏心掏肺,亲孙儿也不过如此,常举文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不是杨彦全,那原因又是谁?”
    “大势所趋,非人力可为也。”
    “光化墟市曾聚天时地利人和,故而兴盛。
    而今金贼覆灭,王师北定中原,光化再也不是边界之地,没有了地缘之利,随着京洛复兴,商人也有了更多的选择路径,天时地利逐渐丧失,反倒成了限制。
    其次本地最大的陈氏商会展迅,生意的多样性让他们从坐商向行商转变,枯困一地不利于生意的开展,他们已经把资金分散到各个州府,不再以墟市为中心,墟市失了最重要的人和。”
    胡柏志说起生意中的门道,整个人都精神抖擞。
    “此言差矣,陈氏商会能与金玉黄相比吗?金玉黄花了五十万贯买下墟市的经营权,怎么会看着墟市走向衰败?”
    常举文自认为找到了胡柏志言语中的漏洞,开口说的极为自信。
    “呵,陆签判没做过生意,常押司也不通生意经啊,金玉黄是天下第一行商商会,眼光手段以及魄力都非一般商会可及。
    这五十万贯买的可不是什么经营权,而是商人供货买卖的路线以及交易周转的优先选择!
    你看这半年来金玉黄有出售过什么实体货物吗?全是打着酒楼生意的名声来联络京湖商人,促成商人之间的交易。
    就连金玉黄打压陈氏商会都是为了以后在生意谈判上有主动权。
    换言之,金玉黄拿钱买的是京湖商会的人脉,有了这些人脉关系,金玉黄哪怕在一个水陆小镇开一个小客栈也会是客商云集,人满为患。
    半年时间足矣,陈氏歇业是为了搬去更好的地方,而金玉黄关门是因为黄知信想做的都已经做到了,走与不走都是一句话的事。
    常押司试图以权势要挟大商会,此举正中大商会的下怀,让他们有了充足的离场理由。
    等到诸大商会一走,行商们就不会绕路再来光化了,偌大的墟市变成了一个空壳,小商户可顶不住这么高额的赋税,顶多一两年盛极一时的光化墟市也就走到头了……”
    常举文从胡宅出来的时候整个人都变得迷茫了,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去做,甚至想要去牢中请教前上司。
    光化墟市就这么完了,多年累积的矛盾从杨彦全被抓后全面爆,如滔滔洪水一不可收拾。
    七月初一,新任知州到了光化城。
    来的人六十有三,姓王名鹗,字百一,曹州东明人氏,是位老状元。
    不过王鹗既不是正科榜,也不属恩科榜,甚至不是大宋的状元。
    乃旧金哀宗正大元年的状元。
    大堂内,何浩承与陆之逸恭恭敬敬的向王鹗行礼:“拜见府君。”
    “两位莫要客气,快快请坐。”
    王鹗已是满头华,面相慈和,笑口常开,一看就是个喜乐辈。
    “府君舟车劳顿,一路辛苦,下官已设宴为府君接风洗尘。”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