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变故
宜夏平安回府,不仅侯府,许家兄妹和齐盛都松了一口气。
之后的几日宜夏也不再出府,在秋意院里养着,薛涛日日嘱咐吴姨娘给她熬安神汤喝。
不用薛涛交代吴姨娘也会尽心照顾宜夏,宜夏这两日睡得也不大安稳,大家都以为她是因为被掳走这事吓到了,毕竟哪个女子遇上这种事都要惊恐不已,但宜夏却是因为杀人的事做了好几回噩梦。
初五开朝,宜夏在初四的晚上也回到了妙玄观。
在三清殿上香后坐在蒲团上看着三清的神像出神,清虚道长进来了,笑眯眯地陪着她坐在一旁的蒲团上问道:“怎么回侯府过了个新年反而一脸不开心的样子。”
宜夏反问道:“道长,你杀过人吗?”
“杀人?没杀过。”
清虚道长十分笃定地摇头道,见宜夏一副不相信的模样,清虚道长笑道:“咱们道家那不叫杀人,那叫帮他结束这一世的冤孽,助他早登极乐,是大善。”
宜夏无语凝噎,朝清虚道长竖了竖大拇指:“道长高见。”
“过奖过奖,你这次回侯府带什么好吃的回来了?分贫道一点尝尝。”
清虚道长笑眯眯地道。
……
宜夏叹气,果然不能对这老道的品性有过高的指望。
但他的通透言论确实比什么安神汤都要好使,许是山间清净,宜夏难得睡了一个好觉。
而上京中的夜晚有人还在暗中谋算,恭亲王府内,宋时钦的亲卫向戈深夜才回到府中,立刻到书房禀报:“王爷,随州的刘大船夫妻已经平安到京了。”
“好,保证他们俩的安全,明日一早就让他们俩到鼓院敲登闻鼓鸣冤。”
恭亲王嘴角露出一个得意的冷笑:“开朝第一日就有人敲了登闻鼓,父皇定然不喜,这事够太子喝一壶了。”
初五,开朝的第一日,一对年迈的夫妇敲响了登闻鼓,震动朝堂。
登闻鼓是太祖设立,有涉及人命偌大冤情的百姓上诉无门时可去敲响,冤情直呈御案前,经三司会审。
若是不属实,敲鼓之人要以诬告罪论处,而且惊动陛下与三司更要从重处罚。
登闻鼓可以说关系着朝廷的脸面,有人敲登闻鼓说明百姓有冤不得诉,说明有官吏作恶、陛下御下不严。
加上登闻鼓远在上京,普通百姓上京不易,百姓们又笃信官官相护,一般都不愿以民告官,所以开朝近百年来登闻鼓被敲响的次数不过五回,而新年开朝的第一日被敲响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文景帝脸色很是难看,底下的朝臣也暗自腹诽,到底是哪个不要命的这种时候敲登闻鼓。
京兆尹府也很有效率,很快就把开朝敲鼓的刘大船夫妇带走陈述了冤情,记录口供的牒纸不到两个时辰就送到了文景帝的御案上。
刘大船夫妇年逾五十,家住随州丹霞江边,祖辈以捕鱼为业。
三年前方如忠调任随州知府,开始加收征税,在朝廷规定的税额之外另加三成。
随州原是富庶之地,百姓们虽然有怨言但在还能交得起税情况下也不敢得罪他,因为方如忠是淑仪皇后的堂叔。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