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青铜余音(第2页)
他递过来一张泛黄的照片,"
但你看看这个。
"
照片上是1958年的7o3所建设工地。
背景里,年轻的父亲站在勘测仪旁,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而诡异的是,他身后的空地上,赫然投射着八十一尊青铜人像的影子——可当时现场根本没有任何雕像,照片角落里还能看到工人们疑惑张望的身影。
我的骨瓷右手突然传来刺痛。
皮肤下那些沉寂的青铜血管微微烫,在昏暗的灯光下,我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影子慢慢扭曲、拉长,最终变成了照片中青铜人俑的形状。
老周的手猛地按在了腰间的军刺上。
他的瞳孔剧烈收缩,死死盯着我的影子:"
妈的它还在跟着你"
第二节影子的诅咒
南京地质研究所的档案室弥漫着霉味和樟脑丸的气息。
昏黄的台灯下,泛黄的档案纸页脆得仿佛一碰就会粉碎。
我翻开1985年长江科考的原始记录,灰尘呛得我咳嗽起来。
档案照片上,父亲站在科考船甲板上,手里捧着的根本不是黑石,而是一块刻满星图的青铜板。
那些星象的连线诡异而精确,与归墟之门上的纹路分毫不差。
但当我翻到下一页时,现这张照片被人用红笔打了个大大的问号,旁边批注:"
实物与记录不符——青铜板失踪,现存物为黑石仿品。
"
档案末尾附着一份死亡名单。
所有参与过青铜板研究的科研人员,在三个月内全部死于"
意外"
——
-张建军,溺水于研究所洗手间(水深15)
-李红梅,被办公室坠落的吊灯砸中(灯重32kg)
-王爱国,在食堂被鱼刺卡喉窒息(鱼刺长度14)
每份尸检报告都提到同一个异常现象:尸体旁有一滩青铜色的水渍,在阳光下会缓慢蒸,不留任何痕迹。
"
这不是第一次了。
"
白苍苍的老研究员推了推老花镜,从保险柜取出一卷用丝绸包裹的竹简。
那是西汉时期的《江源异闻录》,记载着一段被正史抹去的秘辛:
"
始皇二十八年,使徐福入海寻归墟。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