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吻合器的煤渣回声


    《吻合器的煤渣回声》
    心外科手术室的负压系统在凌晨出低吟,顾承川的无菌手套贴着操作屏,机器人手术臂的钛合金吻合器正对准患者冠状动脉的狭窄段。
    3d血管成像图上,粥样硬化斑呈灰黑色颗粒状沉积,像极了通州胡同老槐树下的煤渣堆——直到他看见心外膜表面的细斑。
    “准备吻合前降支。”
    主刀医生的指令通过耳机传来,吻合器的钛钉在冷光下泛着幽蓝。
    顾承川突然怔住:那些散落在心肌表面的煤尘沉积斑,竟以淋巴结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与李建国锁骨上的硬币刻痕完全镜像,每个斑点的边缘,都带着机械臂扫描不到的、手工刻刀的毛茬。
    消毒水的气味突然裂变成1978年的煤粉味。
    十二岁的顾承川蹲在矿医院走廊,看见父亲顾修平用生锈的止血钳挑出矿工指甲缝的煤渣,金属碰撞声与此刻吻合器的蜂鸣重叠,在耳膜上敲出相同的频率。
    更震撼的是,患者心外膜的沉积斑分布,竟与父亲急救手册里“煤窑塌方生存者”
    的解剖图分毫不差——每个斑点都是三十年工龄在心肌上刻的工牌。
    “顾医生,递肝素钠。”
    他的左手在手术衣下不受控地颤抖,薄茧隔着两层乳胶手套,仍能“摸”
    到煤尘颗粒的棱角。
    这些被机器人系统视为“无关杂质”
    的沉积,在他的掌心记忆里,却是父亲手术钳的咬合密码:左心室后壁的三个斑点,对应着1978年矿难时,顾修平用竹筷撑开的三处血管裂口。
    “你的手在抖。”
    麻醉师的目光扫过他的肩章。
    顾承川盯着吻合器的钛钉,突然听见记忆深处的煤块滚落声——那是2oo1年李建国第一次来社区义诊时,从矿工靴倒出的煤渣撞击搪瓷盆的声音。
    患者心外膜的沉积斑,此刻正以李建国淋巴结的频率震颤,与他左手薄茧的第七道纹路形成共振,撞响父亲手册里用红笔圈住的“煤窑塌方预警”
    :当心肌表面出现放射状煤斑,冠状动脉的弹性纤维已被煤尘咬出暗伤。
    “等等!”
    他突然伸手挡住机械臂,“前降支近段的煤斑下,可能有纤维化灶。”
    主刀医生皱眉:“cta显示血管壁光滑。”
    顾承川摸出父亲的急救手册,1978年矿难特刊的“职业性血管损伤”
    章节,煤尘沉积斑的手绘插图旁,标着“触诊优先于影像”
    的红笔批注。
    他的薄茧在操作屏上投下阴影,恰好覆盖血管成像图的“光滑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