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o章 永续的烟火
百年后的春分,细雨如丝,润物无声。
林氏后人林知夏蹲在"
环球食韵"
文化中心的老灶台前,小心翼翼地将面团擀成薄片。
案板上的雕花模具泛着温润的包浆,那是她的高祖母林小溪当年用黄杨木亲手雕刻的,边角处还留有岁月的刻痕。
"
知夏,火候够了吗?"
妹妹知冬举着智能测温仪凑过来,间的木簪雕刻着精致的饕餮纹,正是林家传承百年的标志。
"
再等三息。
"
林知夏盯着灶膛里的炭火,模仿着记忆中祖母的口吻,"
老灶台的火要心平气和,就像做人,急不得。
"
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听祖母讲的故事——高祖母林小溪曾在这个灶台前,用一块葱花饼征服了全家人的心。
蒸汽升腾间,知夏掀开蒸笼,雪白的包子顶端露出一点蟹黄,如同繁星点缀夜空。
这道"
金菊蟹黄包"
是林家的祖传手艺,从高祖母时代传承至今,面皮的薄度和馅料的配比从未改变,唯一不同的是,如今的蒸笼里安装了智能控温系统,能精准模拟百年前的火候。
"
知夏!
知冬!
"
管家匆匆走来,手中捧着一份加急电报,"
罗马的林氏分会传来消息,他们用3d打印技术复原了高祖母当年的山河宴,连圣上用过的御膳盘都复刻得一模一样!
"
知夏接过电报,看着上面的全息投影——流光溢彩的"
山河宴"
在餐盘上缓缓流转,糯米山峦间的五彩羹汤波光粼粼,鱼虾仿佛在其中游动。
她忽然想起高祖母的传记中写过,这道菜曾让西域使节落泪,如今通过科技手段重现,竟比文字描述更加震撼。
"
姐姐,你说高祖母要是看到现在的光景,会是什么表情?"
知冬托着腮,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知夏笑了,指尖轻轻抚过灶台边缘的麦穗暗纹——那是高祖父王大牛特意刻下的,象征着"
粒粒皆辛苦"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