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危机中的进阶之道


    ——替领导背黑锅的正确姿势
    (寇准澶渊之盟前后的策略选择解析)
    景德元年的深秋,黄河水裹着枯叶奔涌,澶州城头的战旗被北风扯得猎猎作响。
    寇准站在瓮城的垛口,看着辽军骑兵像黑云般压向黄河北岸。
    身后的行宫里,宋真宗攥着占卜用的蓍草,指尖几乎掐进掌心。
    这位大宋天子此刻像个迷路的孩子,反复念叨着南迁的旧议,全然忘了三个月前在金銮殿上"
    御驾亲征"
    的豪言。
    "
    陛下可知,此刻城中守军正盯着行宫的炊烟?"
    寇准忽然指着城下飘起的炊烟,"
    若烟火中断半刻,军心便会如这黄河溃堤。
    "
    说罢,他竟自顾自解下腰间玉带,挂在城门箭楼上:"
    臣以此物为注,辽军不退,寇准不归!
    "
    这番举动吓得随行文官面如土色,却让真宗想起十年前在潜邸时,寇准醉酒后说的那句狂言:"
    太平宰相谁都能当,危难时节的相位才见真章。
    "
    黑锅的成色鉴定
    辽军南下的消息传到汴京时,朝堂上炸开了锅。
    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枢密使陈尧叟喊着躲去成都,唯有寇准盯着沙盘沉默。
    他比谁都清楚:这两个提议的潜台词是"
    皇上您先逃,臣等断后"
    。
    次日早朝,寇准做了件让所有人瞠目的事——当众撕碎迁都奏折。
    "
    陛下若往南一步,则天下知朝廷怯战,河北军民即刻倒戈!
    "
    这话看似顶撞,实则是把"
    逃跑派"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