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多事之秋


    朱元璋和朱标刘基三人乘着马车一起回到皇宫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但是在皇城的宫门外,却还有两个人在等着他们。
    一个是兵部尚书陈亮,一个是刑部尚书钱唐。
    “见过皇上。”
    两人见到朱元璋,连忙迎了上来。
    “起来吧。”
    朱元璋让两人起身。
    然而……
    还没等朱元璋开口问怎么回事,钱唐便已经忍不住用抱怨的语气问道:
    “皇上,一整天,您都去哪儿了?”
    “怎么了?”
    朱元璋瞥了一眼钱唐,眉头不由得一皱:“咱去哪还需要向你报备不成?”
    钱唐是他在大明立国之初特意派人礼请出山为官的,那会的钱唐博学敦行,早已声名远播,而且宁可清贫,却终身不仕元,朱元璋清楚的记得,他第一次见到钱唐的时候,钱唐布衣草鞋,金殿对策,侃侃而谈。
    “山人此来非为做官财,而协助皇上天下大治。”
    当时五十三岁的钱唐,以其才学以及读书人一腔热血的品性打动了朱元璋,便直接拜他为大司寇,也就是刑部尚书。
    但是,渐渐地,朱元璋现,他并不喜欢这个老头。
    因为这个老头硬得跟粪坑里的石头一样。
    立国之初,他尝览《孟子》,至“草芥”
    “寇仇”
    语,谓:“非臣子所宜言”
    ,议罢其配享,也就是说,想要将孟子踢出太庙,不再供奉,为了防止臣子们反对,他还下诏:“有谏者以大不敬论。”
    朝野轰动,但因为他提早下诏,满朝无人敢进谏。
    因为进谏者如果朱元璋不杀,那朱元璋就是出尔反尔,自己打自己的脸,所以,进谏者,能够活下来的概率几乎为零。
    然而,钱唐却是悍然抬棺材进谏,直接抬了一口棺材到朝堂上,凌然不惧的道:“为孟轲死,臣死有余荣。”
    视死如归。
    整个朝堂都以为他死定了,但朱元璋最终还是放过了他,只因为他是真正的读书人。
    想到这个,朱元璋也想到了朱辰今天说的那些话。
    自己只是想要将孟子踢出太庙,就引得朝野震动,钱唐更是抬棺进谏,如果自己真的孔孟等儒家思想都废了,重农抑商也废了,那还不得翻了天?
    一想到这个,朱元璋就头痛。
    然而钱唐哪里知道皇上的心思都飘远了,仍旧不依不饶道:“您当然不用跟臣报备,但是您这样一消失就是一整天,您知不知道,满朝文武找遍了整个京师都找不到您,群龙无啊,大明立国三年,正值多事之秋……”
    “钱老!”
    刘基终于忍不住出声叫住钱唐,并上前一把拉住了他,用眼神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
    刘基是跟着皇上一起出去的。
    他当然知道皇上去做了什么,皇上并不是去玩了,而是为了大明的未来操碎了心,如果此时还苛责于他,他怕是要爆了。
    钱唐总算是闭嘴不言。
    这个时候,兵部尚书陈亮连忙汇报道:“禀皇上,今日收到北方传来八百里加急文书,说北方的蒙元贼子贼心不死,扩廓帖木儿纠结兵力,大举围攻兰州等地,我方兰州驻军遭受不小损失。”
    “嗯。”
    朱元璋点了点头,并没有太多情绪上的波动,而且似乎也没有感到意外。
    这倒是让陈亮和钱唐意外于不解。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