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 扔铁球的老头2(第2页)


    有人说了,我吃斋念佛、金钱美女都不爱,就拒腐蚀永不沾。
    历史上也确实有过这样的人,但他们并不是不需要利益,而是利益的种类没选对。
    一说到利益,人们脑子里先想到的就是钱,然后想到的是权。
    没错,这两种都是利益,但太不全面,利益的种类太多了,几乎涵盖了人类需要的方方面面。
    凡是能满足人类欲望的东西,都可以称作利益。
    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全方位的、生生不息的。
    针对每个个体,又是不太相同的,所以必须得因人而异。
    面对政客,什么金钱美女可能都不好使,但只要把权力拿出来,有一个算一个马上趋之若鹜,具体程度要看权力大小。
    面对商人,你让他当局长不一定乐意,但聊聊能挣大钱的买卖,尤其是蝎子拉屎独一份那种,只要利润足够高,让他杀人都不是问题。
    面对女人,权和金钱固然有诱惑力,可是和容颜永驻、美貌长存相比,谁轻谁重就很不一定了。
    要是再加上个温柔体贴幽默健壮的帅哥,两者皆可抛。
    面对知识分子,金钱、权力、美貌可能都达不到极端的诱惑力,但不要让他们现符合自己专业的新课题。
    那玩意就像钓鱼佬看到了免费垂钓还无人涉足的水域,心里总是痒痒的,抽工夫就得下杆试试。
    如果再加上点具体的思路和启,或者是在全世界表其成果的可能性,就等于钓鱼佬看到这片水域里有不少大鱼游弋,当场就得打电话说出差,拿上杆子先钓半天再说。
    洪涛喜欢忽悠人,然后享受成功的乐趣,实际上也是在追求利益。
    只是他的利益种类比较偏门、比较小众,但仍旧算利益。
    伽利略就是被他用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给忽悠来的,这位现代科学之父在后世里为人敬仰,但在活着的时候却挺遭罪。
    因为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严重破坏了教会的根基、贬低了上帝的权威。
    都说同行是冤家,实际上科学和神学也是同行,双方都在用成套的理论忽悠大众,希望其相信。
    神权开始的时间早、群众基础雄厚,占据了上风;自然科学起步比较晚,信众少,处处被打压。
    但后来者的冲劲儿很猛,招招都照着神权的命门上捅,来势相当行汹汹,自然遭到了教会的严厉打压。
    1632年,《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出版。
    伽利略为了规避风险,特意把日心说设定为一种假说,可还是没躲过去,仍旧引起了教廷的反感。
    转年他就被宗教裁判所判定有罪,由于其在教会高层中有朋友说情,才没有像布鲁诺那样被烧死,而是被判公开宣布放弃日心说,不得再写类似文章,然后回到佛罗伦萨的别墅里反省,不允许随意见客和走动,基本等于软禁。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