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好消息(第2页)


    林致远摇了摇头,他解释道:“沼气电有他的局限性,只能作为过渡阶段的使用,等到国家大面积开始基础设施建设,电线电缆家家都能买得起,而且解决了电力高压运送的问题,必然会将大型电厂的电力送到每一个村子。”
    听到这,杨奇愣住了,如此规模的投送,那需要多少钱啊,到每一个村子,这可能吗?
    杨奇可是知道,华国在几十年后成了基建狂魔,电路,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村村通电并不是口头说说而已,而是实实在在的落地了。
    海西省甚至做到了每个市都有高铁站,清溪镇也有一个高公路的收费站。
    其实要不是因为海东省的原因,海西早就展起来了。
    因为基础建设起来了,很多工厂企业都纷纷出现,那时候沼气电就满足不了工业需求。
    海西省水资源丰富,就连清溪镇就有好几个适合建造小型水电站的场所。
    只不过现在汀杭县没有那么多钱来修建电厂,只有在县城附近有一个电站,而且规模比较小,只能供应县城以及附近几个公社。
    白石沟这里就别想了,村里连个大喇叭都没有。
    社员们去公社那边办事,听到大喇叭里传来播音员的声音,还能停下来听好久,他们是真的羡慕在公社那边的亲戚,每天都能听到广播,知道生了哪些大事。
    杨奇听完林致远的解释,这才恍然大悟:“也就是说,沼气电只能用做家用,家里的电灯什么的可以用得上。”
    “对,另外电机还能烧开水,以后养猪场那边煮水浮莲还有水葫芦的时候,就不用烧柴火了。”
    这时候,生产队的几只猪,还是直接喂这两种植物,因为成本低,不需要特意养殖就能在河道里捞出来直接丢进猪圈里,喂猪。
    “煮?不是直接喂吗?”
    杨奇好奇的问道。
    “哎哟,大哥,煮过了,可以让猪更容易消化,而且还能杀死里面的寄生虫之类的,让猪更加健康,生长也会快一些。”
    “其实,如果可以,我们用这些东西,加上稻杆粉碎酵,做粗饲料也行,只是我们没有粉碎机。”
    杨奇问道:“用刀切碎不行吗?”
    “可以是可以,但是比较费人工,而且打不到粉碎的那种效果。
    这事,等水稻收成的时候,我再来想想办法,毕竟现在田里的稻杆都被重新放进水田里当肥料了。”
    只要电这东西能解决,剩下的都不是问题,袁成刚这个财神爷在,想要啥机械弄不到啊?那不是拍拍打脸么。
    没有现成的,那就设计一个爆款,林致远脑子里可是有各种成熟的设计想法,要不是现在的科技展还达不到要求,而且也没必要现在弄,他都想把爆款小汽车弄出来了。
    只不过现在基础设施还没达到要求,到处都是土路,家用小汽车不适合上路,反而是越野吉普能够好用一些。
    正在林致远和杨奇在讨论生产队接下来的展以及如何调整的时候,几百公里外的水城县永兴镇竹山村里,一对夫妇正在给牛棚里的牛放草。
    就在这时,一名穿着军绿色衣服的人来到了牛棚,手里拿着一封被打开过的信。
    “老林,有你们家的信!”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