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大明农业兴盛计划(第3页)


    季赫忽然说道。
    “怎么了?”
    朱云峰问。
    季赫笑道:“你知道国家主要查的是什么?”
    “是什么?”
    “瞒报产能和偷税漏税啊,所以才有工业大摸底。
    很多要求环保的工业方面,上面政策要求减少产能,下面为了工人饭碗,只能瞒报,瞒报了就涉及偷税漏税,这样才会有人查。”
    季赫双手一摊道:“粮食产业在环保要求方面没那么严,只要求不准焚烧麦秸之类。”
    “但我也瞒报产能了啊,假如我产10万吨粮食,报2万吨,这2万吨销售出去了,瞒报了8万吨,不一样会查吗?”
    “可你这8万吨没销售啊,如果没有销售行为,是不需要缴纳增值税的,而且农产品有免税政策,甚至可能你那销售出去的2万吨都不需要纳税。”
    “原来如此。”
    朱云峰这才恍然大悟,还担心多的产能伱没法送到市场上消化,被国家查出来不知去向呢。
    结果杞人忧天了。
    其实仔细想想也正常。
    现在农业补贴非常多,除了免税以外,还有各种福利政策。
    国家巴不得你多种粮食,不可能打压。
    因此在相关的税务问题上放得非常开,甚至压根不查,只要你愿意承包土地种粮食,各项方便之门的绿灯大开。
    “而且你现在就算是有部分产能不见了,没有流入市场,你也可以等大明的第二代,第三代产能跟上来,再往现代输送。”
    季赫又补偿道:“直观点的表达就是,假如你先往大明输送10万吨留壳的稻米作为种子,大明那边10万吨种出来,先全都留作种子,再全国推广到第二代,这样大明那边粮食产量上来了,再把你这10万吨留壳稻米补上就行。”
    “厉害啊赤桑,咱们两个臭皮匠能顶个诸葛亮了。”
    朱云峰一听也很有道理,激动说道。
    “不止呢。”
    季赫得意道:“农业公司生产范围不仅是种地,还有畜牧业和养殖业,你还可以开猪厂、牛场,产出的粮食都不用流入市场,直接当做饲料,自产自销,只要你没偷税漏税,谁会查你啊。”
    “要是这样基本就没问题了。”
    朱云峰立马对朱元璋说道:“我们一个县肯定供应不了整个大明,但暂时给大明当作种子公司还是没问题。
    一年供应个几万吨,几万吨种一茬后自留种,应该一两年内就能马上推广到全国,之后以三四年一代的时间重新换种子,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保证大明用得上现代的常规水稻,杂交水稻种子我也给你们搞一些,粮食产量翻倍应该足够了。”
    “嗯。”
    朱元璋听了他的整个计划,还是很满意地说道:“不错。”
    “由于大明初期,经济主要是南方,所以水稻是主粮,但玉米、红薯、土豆之类也得跟上,这些也都会安排。”
    “好。”
    “那初步计划就是这样。”
    朱云峰打算做个最后总结,但想不到词,就看向季赫道:“赤赤,你总结一下。”
    “总结就是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在大明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推动转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
    “说人话。”
    “习惯了,习惯了。”
    季赫不好意思地道:“就是先以现代产业为基础,为大明持续输送高产作物,来保证粮食产量提升。
    然后通过现代技术,土法制肥,帮助大明建立起基础的肥料供应。
    粮食产量提升上来了,大明那边的生产力扩大了,蛋糕变多了,江山就稳固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