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福聚德(第3页)
“今儿写了一下午,你刚才回来的时候我刚写完。”
“写完了?”
朱琳非常热衷于充当江弦的第一个读者,迫不及待的问:“讲什么的?”
“一家烤鸭子店的故事。”
“烤鸭子店?”
“对,就是烤鸭店,不过写的是解放以前,解放以前烤鸭店都叫烤鸭子店。”
“那可不叫烤鸭店,写的是解放以前,解放以前烤鸭店都叫烤鸭子店。”
“你还挺考究,你该不是吃‘全聚德’吃出来的灵感吧?”
朱琳回想起前段时间,江弦特别能喊他们一家子去全聚德吃饭。
“是啊。”
江弦点点头,调侃道:“现在知道了吧,我可不是去吃烤鸭,我是奔着采风去的。”
“贫。”
朱琳不明所以,捏起稿子的第一页扫了眼,字看起来圆圆鼓鼓,不过格外工整,第一行写着作品名:
天下第一楼!
她又看向第一段:
“第一幕。
时间:1917年,夏。
地点:前门外肉市‘福聚德’。
正阳门外,天子脚下,人口稠密,市井繁华,京师之精华尽在于此,店铺、茶楼、戏院、摊位鳞次栉比。
就在正阳门外,俗称前门大街的东边市房后面,有一条胡同,叫肉市口。
在这条小胡同的两边儿,一家挨一家地开着密集的饭馆子,每家馆子都有独特的风味佳肴:
正阳楼的涮羊肉、大螃蟹,东兴楼的酱汁鲤鱼,烧饼王的吊炉烧饼,天泰馆的小米粥最有代表性的,要数声噪京城的烧鸭子。
老字号‘福聚德’,就坐在这肉市口里”
江弦所合成的这篇,正是京城人艺的“中兴之作”
——《天下第一楼》
这是京城人艺的“看家戏”
,不折不扣的经典剧目,1988年演,几十年来,演出场次仅次于老舍的《茶馆》。
有人评价说:《天下第一楼》是足以与北京人艺“镇院之宝”
《茶馆》比肩并立的“双峰”
。
故事背景在清末民初的京城,地点是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
,原型就是现实中的老字号“全聚德”
。
剧本总共三幕。
第一幕:“福聚德”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