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艺术欺骗(第3页)
在齐楚两国联手时,楚国其实是吃了亏的。
齐国和楚国,那时候都是级厉害的大国,实力不相上下,按理说,它们都应该承担差不多的责任才对。
楚国真的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啊!
那时候,楚国有一部分军队正围着韩国的雍氏城打,另一部分打下了魏国的曲沃,剩下的一队呢,在鲁国和齐国的交界地方。
楚国三位大将率领九路大军,从北面围攻曲沃和於中,一路攻到了无假关,总共长达三千七百里。
景翠的部队则在北面集结于鲁国、齐国和南阳一带,难道他们也想分一杯羹吗?
楚国把全国的军队都派了出来应对当前的状况,真是压力山大啊。
相比之下,同样厉害的齐国,用的却是“妙招”
。
齐国一边帮忙楚国去攻打曲沃,另一边又去协助宋国对抗魏国,占领煮枣,两次都是当“配角”
。
看上去齐国像是在帮忙,但其实呢,它只是随便动动手脚,真正的目的是想让楚、宋两国变弱!
楚王更加恼火的是:齐国没使全力,还在背后搞小动作!
3、齐楚两国老是在背后给对方使绊子。
齐国在保留实力,他们到底在憋什么大招呢?
攻打燕国。
当楚、宋和秦、韩、魏几国正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齐国瞅准时机,趁着燕国内部混乱,竟然把燕国给吞并了!
不过,齐国对待燕国手段太狠,惹恼了燕国人,他们奋起反抗,最后齐国没办法,只好从燕国撤走了。
得提一提的是:楚国和魏国这回站到了一块儿,对齐国表示了坚决的不满,还摆出了要打仗的架势,看来齐国和楚国这对老盟友之间,裂痕已经很大了。
要是齐国在燕地的策略没错乱,那它可就真达成心愿了:靠着楚国拦住秦魏,自个儿就能趁机把燕国给并了!
这次没成功,那下回会怎么样呢?
(2)、把麻烦事推到西边去。
越王打算攻打齐国,可齐国却派人来劝越王,说现在楚国兵力分散在北方,正是攻打楚国的好时机,让越国去打楚国。
楚国的好伙伴正在前线拼命打仗,齐国不光没怎么帮忙,还偷偷让越国去偷袭楚国的老家!
齐国这个伙伴,真是让人太不爽了!
4、秦国给出的条件,感觉挺实在的。
张仪答应给的报酬,是六百里商於这块地方。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走心的礼物!
商於这块地方,挨着武关呢。
秦楚两国相邻,武关就像是它们之间的大门。
秦国要是想打楚国,楚国要是想往北边去,这个地方都是必经之路。
秦国把商於那块六百里的地方让给了楚国,说白了就是把楚秦两国交界的最重要地带,分给楚国一部分。
这样的条件,非常有诚意,让人很难拒绝,吸引力强。
简单来说,现在的状况就是:楚国在前面拼命打仗,显示出了它的厉害;齐国呢,却在背后偷偷搞小动作!
因此,楚怀王觉得:楚国凭本事让秦王高看一眼,反观齐国就不那么招人待见了,这种看法挺自然的。
张仪的话能起作用,主要是因为他把话说到了楚王的心里,让楚王听得很舒心!
无论从好处还是感情上看,楚怀王这时候选择和秦国结交、与齐国断交,其实也挺有道理的。
那么,楚国为啥非得要东西到了才给钱(先跟齐国断交然后再拿地),而且连张像样的文书协议都没写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