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段 千禧年的准第734章 家庭与事业平衡探索
2o13年的上海春日,李阳推掉了法兰克福车展的邀约,特意换上休闲装站在玄关。
妻子陈静从衣柜里拿出他落灰的登山包,调侃道:"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大忙人要陪老婆孩子过周末?"
他接过包时触到里面的保温杯,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创业时,妻子每天凌晨都会往他的保温桶里装上热粥。
"
今天带你们去个地方。
"
李阳亲自驾车穿过黄埔江畔的老街区,停在一栋斑驳的石库门前。
李晓然望着墙上褪色的"
前进五金厂"
招牌,突然认出这是父亲创业初期的旧址。
推开门,蛛网密布的车间里,一台锈迹斑斑的机床静静伫立,铭牌上"
1987"
的字样被岁月磨得亮。
"
这是我们第一台设备诞生的地方。
"
李阳抚摸着冰冷的金属台面,"
那时你妈抱着三个月大的晓然,在旁边支个行军床陪我加班。
"
阳光透过破碎的窗棂洒在地面,陈静指着墙角的铁架笑出了泪:"
看,那时候奶粉罐还堆在这儿,半夜孩子饿了,我就着机床的灯光冲奶。
"
李晓然突然想起小时候总问父亲"
为什么不回家"
,此刻却在铁锈与灰尘的气息中,读懂了那些缺席背后的挣扎。
李绍文掏出手机拍下机床编号,说要回去做个3d模型放在企业博物馆。
家庭日从此成了雷打不动的惯例。
每个月第二个周六,李阳都会带着全家去不同的"
企业地标"
:在苏州工厂的智能车间,他让孙子孙女亲手按下新产品的启动键;在新加坡分公司的屋顶花园,他教孩子们用不同语言向员工问好;甚至在非洲公益项目现场,一家人戴着草帽给智能医疗站安装太阳能板,儿子的白大褂上沾满了肯尼亚红土。
与妻子的"
重走创业路"
之旅成了夫妻俩的浪漫仪式。
在雅加达的老仓库,陈静指着当年挂记账本的钉子笑:"
你总说等有钱了要给我买带花园的房子,结果钱越赚越多,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
李阳从背包里拿出精心准备的礼物——复刻版的1987年记账本,扉页贴着泛黄的结婚照,背面写着:"
当年的梦想是让你过上好日子,现在才明白,好日子是有你在身边。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