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段 千禧年的准第739章 人才战略的得与失
2o2o年冬夜,集团总部地下二层的人才档案库泛着冷调的蓝光。
李阳的指纹解锁后,智能货架无声滑动,陈列架上整齐排列的不仅是人事档案,更是企业三十年人才战略的具象化缩影。
他取下标有"
1992-1995"
字样的档案盒,泛黄的纸页间,夹着一张皱巴巴的手写借条——那是当年为留住席工程师老周,他以个人名义向朋友筹措安家费的凭证。
"
那时整个行业都在挖角,老周的办公桌每天都会收到猎头的鲜花。
"
李阳对着随行的hr总监轻轻展开借条,墨迹在led灯下微微亮,"
我把厂里唯一的职工宿舍钥匙拍在他桌上,说你住这儿,孩子上学的事我来办。
"
档案库的恒温系统出轻微嗡鸣,他的思绪却飘回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为了给技术骨干争取更好的待遇,他甚至卖掉了父亲留给他的传家玉佩。
智能检索系统突然投射出全息影像,画面切换到2o15年的离职面谈室。
核心算法团队负责人王工的辞职信在空气中缓缓展开,"
薪酬体系无法匹配市场水平"
的红色批注格外刺眼。
李阳伸手触碰虚拟界面,调出当年的财务报表——净利润增长35的同时,研人员平均薪资却落后行业标杆22。
"
我们赢了数据,却输了人心。
"
他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懊悔,"
那次集体离职让我们的ai项目推迟了整整两年。
"
档案库的氛围灯突然转为暖黄色,这是智能系统感知到情绪波动后的自动调节。
李阳走向"
人才培养成果"
展区,墙上的电子屏实时滚动着从企业走出的行业精英名单:现任某科技巨头cto的林博士、主导国家重点研计划的张教授、在联合国演讲的可持续展专家当画面定格在李绍文带领团队攻克量子芯片技术的合影时,他的嘴角终于露出微笑:"
2oo8年那次跨国挖角谈判,我们连续飞了七趟硅谷,在酒店会议室吃了28顿披萨。
"
突然,走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年轻的hr专员小吴抱着平板电脑闯入:"
李总,有个95后工程师提交了颠覆性的养老设备方案,但因为职级太低,审批流程卡在第三层!
"
李阳接过平板,屏幕上的设计图采用了仿生学结构,能根据老人动作自动调整支撑力度。
他立即调出该员工档案,看到对方入职三年来已累计提交17项创新提案,却从未获得破格晋升机会。
"
召集所有hr负责人,现在开会。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