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o章 冬宫暗格与镰刀密电
东京银座的雨雾中,顾清辞用镊子从古董店暗格夹出金属圆筒时,铜锈味混着煤油气息扑面而来。
圆筒内壁刻着与苏晚音笔记本相同的“镰刀”
签章,而沈砚之的戒指刚触到筒身,“惊蛰”
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1938年春,苏联情报员“镰刀”
在上海法租界交给他这个密筒,说“冬宫的星象将指引记忆的传承”
。
“是‘镰刀’的加密信件!”
顾清辞的翡翠耳环闪烁红光,圆筒底部的锕系元素与沈砚之戒指产生共振,“外婆的笔记本里有对应的密码本,加密方式是‘晨光曲’变种!”
沈砚之摊开苏晚音的笔记本,翻到夹着白桦树皮书签的一页——上面用俄文与中文双重标注着密码转换表。
当顾清辞将信件内容输入战术平板,屏幕上浮现出1938年的钢笔字迹:“同志‘惊蛰’,已按计划将密卷‘午’‘辰’碎片藏于莫斯科冬宫3号展厅穹顶暗格,星象共振时间设定为每年冬至日正午。
附言:冬宫的星象指向新的守护者。”
“1938年,苏联真的协助转移过密卷!”
沈砚之的双生意识剧烈共鸣,“惊蛰”
记忆里的仓库画面与文字记载重叠——镰刀”
戴着羊羔皮手套清点铜片,旁边的木箱印着“列宁格勒博物馆”
的俄文字样,而密卷碎片被裹在含有锕系元素的毛毡里。
“信件末句和打火机、怀表的冬宫坐标吻合!”
顾清辞放大地图,东京古董店、上海钟表行、莫斯科冬宫的连线构成完美的北斗七星,“‘新的守护者’难道是指……”
“惊蛰”
的声音突然在沈砚之意识中响起:“若密卷重现,去莫斯科找‘雪狼’的后人,他脖子上挂着圣乔治勋章。”
这段记忆碎片从未如此清晰,仿佛八十年前的“惊蛰”
正透过时光低语。
莫斯科冬宫博物馆的监控画面里,戴墨镜的男子正仰头观察3号展厅的穹顶星图。
他左手把玩着与“毒蛇”
同款的密卷残片,右手无名指戴着银质戒指,戒面刻着圣乔治屠龙图案——与“雪狼”
打火机的刻痕完全一致。
沈砚之的戒指突然烫,屏幕上的男子转身瞬间,脖颈处闪过勋章的反光。
“是他!”
沈砚之指着监控,“惊蛰记忆里的圣乔治勋章!”
“神奈川生物科技的莫斯科实验室,”
阿隼的加密消息弹出,附带基因分析报告,“该男子的dna与‘雪狼’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匹配度达923,是其曾孙。”
附件里的家族谱系显示,“雪狼”
后人世代守护着冬宫的星图秘密。
顾清辞的莱卡相机自动对焦,镜头里的男子与苏晚音笔记本上的“雪狼”
素描重叠。
“外婆笔记里夹着1938年的苏联密电,”
她想起关键细节,“说‘雪狼’家族被赋予‘记忆守门人’的使命,每隔五十年会出现与密卷共振的后裔。”
东京湾的科研船上,神奈川科学家将“镰刀”
信件的扫描件投放在全息屏幕上。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