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横滨茶碗与暗纹刺青


    横滨港的晨雾裹着咸湿气息,顾清辞推开“松月庵”
    茶道馆的木门时,檐下铜铃出的声响与上海弄堂老宅的旧门铃惊人相似。
    沈砚之跟在她身后,左眉的银白丝突然微颤——“惊蛰”
    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1938年冬,他曾伪装成茶商潜入日侨特务据点,那里的梁柱雕花与眼前的茶室结构分毫不差。
    “建筑格局是‘鹤见浦会’的翻版。”
    沈砚之的声音压得极低,目光扫过檐角的鸱吻——那造型与“惊蛰”
    记忆里日军监听站的避雷装置完全一致。
    顾清辞假装整理和服腰带,实则用藏在簪里的微型摄像头扫描梁柱,热成像显示地下三层存在异常热源,布局呈北斗七星状。
    茶室中央的壁龛挂着《寒鸦图》,与鹤见浦会旧址的画作同款。
    三位茶客跪坐在榻榻米上,其中一人端起茶碗时,袖口滑落露出半截樱花刺青——花瓣纹路与“毒蛇”
    手腕的标记相同,连刺青边缘的褪色程度都如出一辙。
    沈砚之的戒指突然烫,“惊蛰”
    的记忆碎片清晰浮现:“1938年日侨特务用刺青深浅区分密卷碎片的持有等级,樱花花瓣数代表接触权限。”
    “注意他们的抹茶泡沫。”
    沈砚之碰了碰顾清辞的手肘。
    此刻茶师正用茶筅搅动茶碗,泡沫堆叠的高度让“惊蛰”
    的战斗警报骤然拉响——1937年高桥隼的密探正是用泡沫厚度传递军火坐标,三厘米代表码头,五厘米指向钟表行。
    顾清辞起身行礼,主动接过茶筅:“失礼了,愿为各位演示正统茶道。”
    她手腕翻转,茶筅在碗中划出北斗七星的轨迹,泡沫瞬间堆成勺状,勺柄指向茶室西侧的屏风——那里正是“惊蛰”
    记忆中密卷暗格的位置。
    最年长的茶客瞳孔骤缩,指间的茶碗出细微的裂纹。
    沈砚之看得真切,那人拇指关节习惯性微屈,是长期握枪者的力姿势,与“惊蛰”
    记忆里日军特工的特征完全一致。
    而他茶碗底部的星象符号,在泡沫下若隐若现,与“毒蛇”
    交易时用的茶碗同款。
    “这位女士的手法,像是受过特殊训练。”
    茶客用京都方言开口,语调里藏着“危险”
    的暗号节奏。
    顾清辞的翡翠耳环闪烁红光,实时解析出隐藏指令:“泡沫北斗,确认是‘惊蛰’余党,准备启动灭口程序。”
    “惊蛰”
    的声音在沈砚之意识中响起:“他们会用茶筅尖端的毒针。”
    他不动声色地将“申”
    字钢笔横在膝前,笔尖对准茶师即将递来的茶碗——1938年苏晚音正是用同款钢笔挑落毒针,笔帽上的“申”
    字暗纹与茶碗底的星象形成共振。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