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头皮电极与肌肉记忆


    上海瑞金医院的特护病房里,沈砚之的太阳穴贴着锕系元素电极片,阿芙罗拉调试的俄罗斯记忆共振仪出微弱蓝光。
    当仪器频率调至195h时,他的右手食指突然微屈——那是“惊蛰”
    记忆中扣动扳机的预备姿势,而eeg脑波图上,a波(潜意识活跃状态)的峰值与1937年“惊蛰”
    的战斗脑波完全重合。
    “肌肉电位同步率987。”
    阿芙罗拉的翡翠手链与仪器产生共振,链节内侧的“晨光曲”
    暗号微微亮,“这不是简单的记忆回放,而是神经反射弧的基因激活。”
    她指向肌电监测图,沈砚之食指的屈肌与伸肌电活动,正按照“惊蛰”
    持枪的力学模型精确运行。
    顾清辞的莱卡相机对准脑波屏幕,镜头里的波形与苏晚音日记中手绘的“记忆图谱”
    惊人相似。
    “1939年导师尝试过记忆基因实验,”
    阿芙罗拉调出俄罗斯档案,“用密卷碎片的锕系元素刺激神经元,现特定频率能激活祖先的行为模式——沈先生的情况,是自然生的基因共振。”
    沈砚之突然用日语低语:“东风起、密巻现(东风起,密卷现)。”
    这是高桥隼1937年密电中的接头暗号,收录在神奈川生物科技的基因数据库里。
    阿芙罗拉的频谱仪捕捉到异常脑电波:其语言中枢的b波(逻辑思维状态)未激活,暗号完全由边缘系统(情感记忆中枢)自产生,证实是基因层面的记忆唤醒。
    “他的海马体正在重构神经突触,”
    阿隼的加密消息附带三维图像,“锕系元素像分子胶水,把‘惊蛰’的记忆神经束与沈先生的现实认知强行连接。”
    画面中,沈砚之大脑里的“记忆神经束”
    呈现出北斗七星的形状,与密卷碎片的星象符号完美对应。
    记忆共振仪的频率突然飙升至25h,沈砚之的瞳孔变成银灰色,左手下意识摆出“惊蛰”
    的防御手势。
    顾清辞注意到他后颈的皮肤泛起樱花状红斑——这与“毒蛇”
    的基因标记相似,证实了阿芙罗拉的理论:在特定频率下,记忆基因会突破物种界限,激活历史人物的神经反射。
    “这不是人格分裂,”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