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兰州风貌和英语搭讪(第2页)


    南滩街(后世白银路)为牲口市场,一头骆驼售价3o两,马匹15-2o两。
    黄河岸边的“筏客子”
    (船工)赤膊扛筏,吼着“花儿”
    调子;街头算命摊挂“赛诸葛”
    布幡,铜钱卜卦一次五文;乞丐蜷缩于城墙根,官办“粥厂”
    每日放赈两次,掺沙米汤难止饥儿嚎啼。
    五月下旬日均温15-2oc,昼夜温差大,午后多风沙。
    黄河上游冰雪消融,流量增至1,5oo立方米秒,浮桥需加固,筏运繁忙。
    城郊水车(如段家滩水车)提灌农田,小麦抽穗,但陇中黄土塬区已显旱象;农民祭龙王庙求雨,巫祝舞雩三日,耗费钱米无数。
    众人投宿了兰州此时最大的客栈隆昌客栈。
    它位于兰州城南关(后世酒泉路与庆阳路交汇处),紧邻黄河浮桥与南滩街牲口市集,地处商队进出城的咽喉要道。
    距镇远门(西门)仅半里,驼队卸货后可直接入住。
    步行至陕甘总督衙门约一刻钟,方便官员停歇。
    占地约5亩,三进四合院格局。
    主楼两层,黄土夯筑外墙,青瓦覆顶,檐角挂铜铃防风沙。
    临街门面宽十丈(约32米),朱漆大门悬“隆昌”
    鎏金匾额,两侧楹联:“驼铃迎远客,茶汤暖风尘”
    。
    前院有拴马桩、骆驼棚沿墙排列,可容百匹牲口。
    货物堆场以芦席遮盖,雇有“杠夫”
    (搬运工)代客装卸,每包货收制钱5文。
    中院有两层客房楼,楼上为“上房”
    2o间,窗棂雕花,糊高丽纸,二楼栏杆虫蛀开裂,以麻绳捆绑警示。
    楼下“通铺”
    1o间,大炕睡8-1o人。
    天井中央设八卦形水井,井栏刻“道光八年重修”
    字样。
    后院东厢为掌柜宅邸,西厢为厨房、仓库。
    独立小院“清雅斋”
    两间,专供官员、洋人入住,内有紫檀家具、景德镇瓷浴盆。
    这里上房每日1钱银子,含三餐,配红木床榻、绸缎被褥,配铜镜、锡夜壶,伙计送热水盥洗。
    通铺只要每日3o文,麦秸炕席、粗布被,自取井水洗漱。
    至于清雅斋,则需包院每日5两,专配厨子、仆役,夜焚檀香驱蚊。
    客栈还可以提供特色服务。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