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啥都不要和就要直播(第3页)
对面几个公家人,甚至包括敦煌王家这个私人代表,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甚至周小姐眼睛里都冒出了小星星。
“你知不知道你的眼神有多假啊,大姐”
,王月生心中不由得意地想。
“那王先生,今天咱们谈的这些可以提前在网络上公布吗?嗯,如果网民反响热烈的话,可能有助于说服我们单位领导同意直播”
,周小姐的神色愈加痴迷。
“哟,这是要对我使美人计?不是说伍豪前辈从创立特科之初就说咱们的秘密工,作第一不搞暗杀,第二不用美色的吗?与时俱进了?要不要将计就计?”
王月生甩了甩头,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压了下去,笑着说,“当然可以。
无论真假,是散功德,还是散德行,都是知道的人越多越好嘛”
。
扔下个十日之期和31oo万的赌约,王月生有些不礼貌地拂袖而去。
其实是他这次感到前后两世为人,这段时间各自时空的经历相互勾连太深,他感觉心境有些动摇,有时搞不清自己是否会说错话、写串行。
而且,即便同在后世,莫高窟藏经洞被封前后造成的本时空的扰动,给他造成的记忆冲突,他还没有经验去应对。
所以,他还是先回前世一边赶路一边捋捋。
穿回前世,过了秦州,沿渭河峡谷东行,河道迂回,需在东岔渡、拓石渡等地多次渡河。
渡口木船载重有限,马匹需泅渡,汛期水流湍急,常有溺毙事故。
好在王月生这些人都是久走江湖的壮汉,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但是渭河沿岸湿地蚊虫成群,却是着实恼人。
人马易患疟疾,本地称“打摆子”
。
虽然王月生有在非洲内陆穿行的经验,加之后世药物支持,并没有患病,但仅仅是这些蚊虫的袭扰,就令人烦不胜烦。
好在终于最后摆脱了渭河的纠缠。
当年主席四渡赤水出奇兵,跳出重围,自己则是六渡渭河出骑兵,自投险地。
然后就是翻越六盘山余脉。
山岭横亘,道路多石板铺就,马蹄易打滑。
六盘山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仔细一想,应该是主席《清平乐·六盘山》里有云“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
虽然自己只是经历六盘山的余脉,但此刻似乎自己与伟人走了同样的道路,感觉豪气顿生。
想当年,哦,不对,想后来,嗯,后世历史上,红军长征后期,1935年1o月,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封锁线后,向陕北革命根据地挺进。
1o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击败敌骑兵部队,扫清障碍后翻越六盘山。
毛泽东于1935年1o月7日登上六盘山主峰。
面对胜利在望的景象,回顾长征历程,即兴创作了这词。
六盘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翻越此山后,红军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标志着长征即将胜利结束。
毛泽东的词作既是对红军英勇精神的赞颂,也预示了革命前景的光明。
今日系统在手,必将助飞巨龙。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