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无声行军(第2页)


    "
    】
    徐福才的右胯早已磨出淤青,棉布腰带勒进皮肉,却必须时刻保持身体僵直——只有这样,饭盒里的蓄电池才不会因晃动撞击盒壁。
    前方传来尖锐的引擎声,是美军p-38侦察机的呼啸,整个行军纵队瞬间卧倒,像被按进雪地的剪影。
    小张的饭盒在卧倒时磕到石头,"
    当啷"
    一声格外刺耳。
    徐福才心头一紧,看见小张惊恐的眼神,立即抓起把雪按在饭盒上,冰渣顺着指缝渗进袖口。
    侦察机的探照灯扫过他们藏身的雪沟,雪白的光束在小张脸上划过,小伙子咬着牙,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出声。
    【战术细节:美军"
    黑寡妇"
    侦察机配备anaps-4雷达,能捕捉3oo米内的金属信号,志愿军因此明"
    人体消音法"
    ——将金属物品贴紧身体,利用人体组织和冬装布料削弱雷达反射。
    通信兵的死亡率在空袭中高出普通战士37,因他们携带的电台零件多为金属材质。
    】
    三、电池的重量与体温
    【历史实物:现存于沈阳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志愿军蓄电池,外壳刻有"
    徐"
    字标记,厚度比标准电池增加三分之一,内部注有防冻盐水。
    画面特写:徐福才用体温焐热的电池表面,凝结着细密的水珠,那是他连续12小时贴身携带的成果。
    】
    午夜休整时,徐福才躲进岩缝,解开衣襟取出电池。
    铁皮饭盒的温度已经和体温接近,掀开夹层的瞬间,一股咸涩的潮气扑面而来——为防止电解液冻结,他们在电池里注入了3浓度的盐水,此刻正随着呼吸轻轻晃动。
    "
    老徐,电池电压涨到18伏了!
    "
    报务员小李的声音里带着欣喜,万用表的指针微微偏转,在煤油灯昏黄的光线下格外动人。
    徐福才却注意到小李指尖的冻疮,那些被电池低温冻伤的伤口,此刻正贴着温暖的金属表面,渗出的血水在电池壳上留下暗红印记。
    【技术解析:日式15瓦电台的工作电压为6-8v,当蓄电池电压低于4v时无法报。
    志愿军通信兵明"
    体温传导法"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