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实验室的修仙与极光的种子 下
会议室安静了一下。
陈默走到白板前,画了个简陋的导弹再入示意图,在周围涂上一圈代表等离子鞘套的红色阴影。
“高音武器再入的黑障问题,大家都知道。
无线电波进不去出不来,导弹成了‘瞎子’和‘哑巴’。
现有的解决方案,比如拉长尾椎、低频通信,效果有限,或者代价太大。”
他顿了顿,“我的‘野路子’想法是:别想着穿透它,能不能‘驯服’它,或者‘利用’它?”
他接着画:
1“驯服”
鞘套(可控等离子体):能不能在弹体特定位置植入微型的“等离子体点火器”
和磁场线圈?主动控制鞘套的形态、密度分布?比如,在需要通信的方向,人为制造一个低密度的“窗口”
?或者在需要红外隐身时,让鞘套更均匀厚实?能量来源可以是弹载高能电池或燃料化学能转化。
(灵感来源:给“极光”
定个型?)
2“利用”
鞘套(鞘套通信):既然鞘套本身是高温等离子体,它会不会像电离层一样,能反射特定频段的电磁波(比如elfvlf极低频)?我们能不能把通信信号“调制”
到鞘套的某种振荡模式上,让它带着信号一起“飘”
出去?虽然率可能很低,但关键时刻传个“我还活着”
、“命中目标”
的简单信息,总比失联强!
(灵感来源:让鞘套当“信鸽”
?)
3终极缝合怪(蹭风青春版):如果鞘套可控了,能不能让它和稀薄的高层大气太阳风粒子流产生某种微弱的“磁帆效应”
或“等离子体冲压效应”
?虽然推力可能微乎其微,但在漫长的滑翔段,这点“顺风推力”
积累起来,说不定就能显着增程,或者更精准地调整落点?(灵感来源:给快递箱绑个迷你风筝?)
陈默讲得有些激动,白板上画满了各种符号和问号。
他最后总结:“这个脑洞的核心,就是‘主动管理飞行器周围的极端环境’。
从‘冰火电池’给电池保温自救,到‘牧蜂人’在电磁干扰下浑水摸鱼,思路是一样的——环境恶劣?那就改造它,适应它,甚至利用它!
而不是硬扛或者躲开!”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几位专家看着白板上那些充满“陈默特色”
的符号和比喻(“点火器”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