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佛经弩机(第2页)
不是临摹。
"
薛冰蟾的冰刃截住一滴将坠的晨露,水珠在刃尖放大镜下显出悬浮的磁粉,"
这些是拓印自军器监原图的铁锈痕。
"
许慎柔的茶枝突然刺入经幡投影。
枝条尖端精准点中影子里的"
弩臂"
部位,地面立刻浮起几粒朱砂——这是太医局用来标记针灸穴位的"
追魂砂"
,此刻却标出了图纸上三处故意画错的榫卯。
最诡异的是当砂粒排列成北斗状时,经卷上的"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竟自动重组为《河北路烽燧分布表》。
耶律德崇的诵经声忽然变调。
原本平和的梵唱转为契丹萨满的战歌节奏,经卷随之剧烈颤动。
陈砚秋看到每行经文的字都脱离纸面,在空中凝成《梦溪笔谈》记载的"
悬针篆"
——这些倒悬的文字尖刺指向地面,恰好构成床子弩的瞄准基线。
当"
慈悲"
二字掠过博买务丞的脖颈时,那官员的喉结上顿时浮现出细小的血点,排列如军器监的工匠编号。
"
经卷里藏着针弩。
"
孟九皋的断杖横扫,击落三根肉眼难辨的钢针——针身上刻着"
同文馆敕造"
的契丹小字,"
辽人把《武经总要》的蹶张弩改成了诵经时的暗器。
"
午时的烈日灼烤着榷场青石板。
陈砚秋的残印蜡块开始融化,蜡液滴在经幡投影上。
被浸润的"
佛"
字影子突然扭曲,显露出弩机匣的暗格构造。
更骇人的是当蜡油渗入石板缝隙时,地底传来齿轮转动的闷响——三百六十枚铜钱从砖缝中弹出,每枚钱文的笔画都对应着弩机零件的尺寸公差。
"
看经轴的旋向。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