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o章 锦衣卫出手(第4页)


    得知不过是一普通商贩,朱高燧并未深究,却略显惋惜地说,
    “遗憾呐,瞻基这小子太过敏锐,若再迟些日子,或许便可与沈文度有所交集,连这手线倒也新奇,可惜了。”
    这几日,他一直试图接近沈文度。
    然而,由于身份无法暴露,事情始终未能取得突破。
    感慨一番后,他再次凝视那家毛线店,缓缓起身说道:
    “走吧,在天黑之前,先离开应天城!”
    ……
    朱高燧安然离世。
    原因很简单,朱瞻基根本就没把他放在心上。
    张懋那边只是让锦衣卫在化莲寺周边折腾了几天,随后便没了下文。
    7o17k
    ——
    最近朱棣的心情极佳。
    一大原因是他多年来一直反对的夏原吉,如今竟然不再打扰他。
    回想起第一次北伐时的情景,夏原吉三天两头递奏折,无非是诉苦钱不够花,从这儿到那儿都要开支。
    每日递来的奏折,满篇皆是抱怨资金短缺,时不时还附带一份要求退休归乡的奏折。
    朱棣对这位老臣又爱又恨,离不开却又被他搞得焦头烂额。
    当初只要提到“钱”
    字,他便会头疼。
    如今好了,
    北伐之前,他早已决定,只要不是关乎军需粮草的奏折,其余一律不予查看。
    可是令他意外的是,这么多天过去了,夏原吉竟连一封其他奏折都没送上。
    军需物资更是随他所需,分毫不差。
    实话说,这么久没收到夏原吉的牢,他心中甚至有些怀念。
    想到这里,他转向樊忠问道:“应天近日可有消息传来?”
    “回陛下!”
    樊忠拱手答道:“应天暂无消息,但据暗探所报,前几天有人乔装成难民,偷偷返回应天。
    想必不久就会有消息传回。”
    “乔装难民,秘密返京?”
    听罢,朱棣面无表情,似乎对此早有预料。
    自己三个儿子的性格他再清楚不过。
    对于幼子乔装潜回的行为,他早已习以为常。
    甚至他能猜到朱高燧的目的以及回京后的落脚之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