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看戏(第2页)


    嘉靖怎么会不知道,所谓武宗遗命,都是杨廷和的意思罢了。
    后来虽然杨廷和父子因为大礼议与嘉靖闹翻,甚至闹出了左顺门之变,但是嘉靖只是流放了杨慎,让杨廷和致仕罢了。
    但是等到嘉靖八年,杨廷和去世。
    此时的嘉靖已经坐稳了皇位,对杨廷和就不再客气了,先是嘉靖七年(1528年),《明伦大典》修成,世宗重定议礼诸臣之罪,杨廷和被定为罪魁。
    世宗降敕称杨廷和“为罪之魁,以定策国老自居,(以)门生天子视朕”
    ,将其削职为民。
    嘉靖八年(1529年)五月,杨恒去世,杨廷和哀痛过度。
    六月二十一日(7月25日),杨廷和在新都“端坐而逝”
    ,享年七十一岁。
    以庶民礼下葬新都城西父亲杨春墓旁。
    一代权相就此落幕。
    杨廷和对嘉靖的阴影实在是太大,导致嘉靖对阁臣的防范十分之严厉。
    之前夏言为何被杀?他与曾铣图谋复套只不过是个诱因,嘉靖对他早就不满,只不过借此爆出来了而已。
    夏言为相,专横跋扈,不容许任何人跟他作对,夏言重回相位后,一心排除异己,被他罢官、治罪的多达十余人,其中包括唐龙、王暐、王用宾、何鳌等,引起嘉靖的不满。
    同时夏言与曾铣的关系也被嘉靖怀疑,一个辅,一个手纨兵符的边关帅臣,在朝堂上互相呼应,这才是嘉靖最终动了杀心的原因。
    对于徐阶,嘉靖一直不太信任的原因就是他的心学背景。
    因为自正德以来,阳明心学的势力壮大,朝堂中的官员不少是王门弟子,其中徐阶更是执牛耳者,徐阶热衷于谈论心学,更热衷于提拔心学后进,在朝堂和地方拥有一大批拥趸,他们从地方州县到京师六部,科道御史,甚至翰林院、大理寺等衙门都有王门弟子。
    嘉靖对徐阶深感忌惮就在于此,他不但是嘉靖二十六年会试主考,有三百多进士门生,更要命的就是就是遍布朝堂的王门弟子,这才是嘉靖不放心的地方。
    万一日后徐阶真的成为辅,依靠自己的门生和王学门人大权独揽,自己这个皇帝就危险了。
    所以嘉靖虽然知道严嵩的贪婪,但是从未动过更换严嵩的想法。
    因为严嵩的所谓严党,只不过由一些趋炎附势之徒和严嵩的门生组成,根本对嘉靖构不成威胁,严嵩之所以能够坐稳辅的位置,靠的是嘉靖的圣眷,一旦嘉靖厌弃他,严党顷刻之间就会土崩瓦解。
    故而这次对严嵩的弹劾被嘉靖视为徐阶挑战辅之位,这是嘉靖所不能容忍的,朕给你你可以收着,朕不给,你不能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