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必须找到梁王叔(第2页)


    “自有汉至今,左右相国之制,总共也就启用过三次…”
    人群中,太子太师申屠嘉满带着忧虑,远远看向刘荣那种布满严峻之色的面容。
    ——自太祖刘邦立汉国祚,至今凡五十余载,历经太祖、孝惠、前少、后少、太宗,以及当今天子启六代帝王,十数位丞相。
    其中,左右相国并存之制,总共出现过三次。
    第一次,是孝惠皇帝晚年,天子刘盈油尽灯枯,太子刘恭年不过总角;
    汉家即将从孝惠皇帝这一朝才刚熬过去的主少国疑,进入下一段更为严重,也注定更加漫长的主少国疑时期。
    于是,吕太后乾坤独断,以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主掌朝政,曲逆侯陈平为左丞相,从旁辅佐年迈的右相王陵。
    最终,王陵、陈平二人,也算是没有辜负吕太后的期望,各以左右丞相的身份,保证了那一次危险至极的政权交接。
    有多危险?
    ——大行孝惠皇帝刘盈,二十二岁驾崩,留下年仅四岁的太子刘恭,在连尿都把控不住的年纪承继大统,以把控汉家宗庙、社稷。
    在这种情况下,两個各自都具备独自为相能力的丞相,能尽最大可能确保朝局稳定,政权平稳交接。
    第二次,距离第一次仅仅时隔两年多。
    孝惠皇帝驾崩,太子刘恭四岁即立,凡汉家之政令,皆出长乐宫吕太后。
    以开国皇后+太皇太后的身份独揽大权之后,吕太后第一时间,便开始试探分封自家诸吕子侄的可能性。
    迫于吕太后淫威,朝野内外鸦雀无声,甚至还有厚颜无耻如陈平、周勃者,非但没有劝阻吕太后,反而还开始扮演起辩经的大儒,全方位无死角的为吕太后,遍封诸吕子侄为王、侯的正确性和合法性,找到了一箩筐的理论依据。
    正所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陈平、周勃等一干老臣,甚至是元勋公侯的无下限跪舔,便将强硬阻止吕太后的右丞相王陵,承托的无比高大。
    ——汉以右为尊。
    在左右相国之制中,右相为,左相为辅。
    当朝右相——正丞相阻止自己遍封诸吕,吕太后自然也是没法强按牛头喝水,只能曲线救国。
    第一步,将王陵明升暗贬,从右丞相的位置“升”
    为皇帝太傅,美其名曰:帝师,实则手里的权柄,却只有揪年仅四岁的儿皇帝刘恭的耳朵。
    如此粗糙的架空,王陵自然也不惯着吕太后——惹不起你,我还躲不起了?
    当即就撂了挑子,躲在家里做起了炼金术士,向着修仙问道的坦途一去不返,不过几年的功夫,就吃毒仙丹把自己给吃死了。
    至于吕太后,显然也不可能等到王陵把自己作死才行动——王陵刚获任为少帝刘恭的皇帝太傅,吕太后便立即有了第二部动作。
    将支持自己遍封诸吕的左丞相陈平升为右丞相,名义上全掌朝政,实则是给吕太后做秘书;
    至于陈平升任右相后,空出来的左相之位,吕太后直接安排给了自己的心腹:辟阳侯审食其。
    工作也很简单:监视少帝刘恭的起居。
    可即便是这样——即便猖狂到了这种程度,吕太后也没敢直接恢复单相制,而是依旧不得不维持左右相国并立制度。
    至于原因,不外乎“主少国疑”
    四个字…
    第三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同样和前两次相隔不算太远。
    ——吕太后驾崩,诸侯大臣共诛诸吕,迎立代王刘恒,即先帝入继大统。
    在迎立先帝之后,曾对吕太后谄媚至极,甚至还为吕太后遍封诸吕背书的陈平周勃,摇身一变,成了宗庙社稷最大的功臣!
    就连二人过去的黑历史,都被粉饰成了忍辱负重,保全太祖子孙后嗣。
    最夸张的时候,坊间甚至传闻,说太祖刘邦曾经预测:能安定老刘家江山社稷的,必定是周勃!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