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楚世昭败走凉州五胡乱华桓奕只想分家


    虽然楚世昭很清楚地知道,一旦他在现实之中有所作为,极有可能影响接下来的局势。
    可是他却没有想到,会带来如此众多的蝴蝶效应。
    当他把匈奴击退以后,反而加深了匈奴人对大周王朝的忌惮,卢马之乱的动荡之中,匈奴人会全力扶持卢马之乱的叛军来对抗大周王朝的官军。
    这是其一的变化。
    其二的变化,就是以楚世煦为的东宫党,或者说以王氏为的大族势力,在这个紧要的时刻,会选择先制人,想要直接在长安之中物理解决楚世昭。
    当然,楚世昭注意到了,这一切的变化都在于永晋帝的病危。
    总是这样恰到好处的重病,都让楚世昭去怀疑永晋帝可不可能是被迫病危的。
    而如今的情况就是楚世昭只要有育成型的可能性,直接就引了东宫为的率先政变。
    楚世昭也不知道是满足了什么样的条件会诱这样的情况,但这一次的情况比上一次模拟推演的情况要危险的多。
    上一次模拟推演,是楚世昭为了自保而先制人,对手没有做好准备,或者他们压根都没想到楚世昭和桓盛敢这么做。
    这一次模拟推演,是东宫的人对楚世昭下手,是他们做好了提前的准备,楚世昭反而是要应急措施,进行抵御。
    最惨烈的是,对方是早就拿好了罪名,直接按在了楚世昭的头上。
    若不是窦戾在皇城的拼死抵抗,楚世昭能不能走出武德殿,从而号召长安能够听令于他的军队,恐怕都是问题。
    楚世昭曾经想过,要是自己先前没有和桓盛一起政变,大周王朝是不是有可能不会宗室内乱。
    事实证明,楚世昭不动手,那些以东宫为的大族就会动手。
    只不过上次模拟推演,楚世昭没给他们这个机会,而这一次模拟推演,楚世昭想要一步一步控制朝局,对方也直接掀桌了。
    高平陵事变?巫蛊之祸?
    有相似的地方,但不完全像。
    【永晋二十九年九月七日深夜,东宫楚世煦派遣了诸多大臣劝说郭谦。
    】
    【希望郭谦能够代表朝廷,前往劝降楚世昭,要是楚世昭愿意宁事息兵,则可保全王位而不变。
    】
    【郭谦的政治能力偏低,在面对诸多声望颇高的大臣劝导后,以为东宫会给楚世昭留有一条活路,便同意了此事。
    】
    【长安局势紧张,以东宫为的南府军逐步掌控了皇城等地,而以楚世昭为的北府军将长安的出口、关隘拿下。
    】
    【郭谦前去劝说楚世昭。
    】
    【面对郭谦的意见,楚世昭只是冷静地说道:“今日,我手中握有剑,我的兄长因此而不敢触犯我的尊严,而今,君却劝我丢下手上的剑,这难道不是在劝我从死之路吗?”
    】
    【郭谦却拍着胸膛道:“诸多大臣以性命为我作保,他们定然言而有信,力保殿下无虞。”
    】
    【不多时,桓奕带着桓府上伪装成家丁,实则是凉州精锐的侍卫冲了进来。
    】
    【“殿下,为今之计,只有死战才能洗明清白。”
    桓奕知道楚世昭重情义,守诺言,于是她不可让楚世昭陷入证明品性的陷阱之中。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