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市场手段(第2页)


    “这个…陛下,这个工作也没有进展”
    徐文吞吞吐吐的说道。
    “为什么?”
    杨竞拉了脸。
    “是这样的陛下,本来是打算以5枚银元一匹布的价格,从辽纺公司收购50万匹布走私到大梁的”
    徐文解释道,“但是,您不是推行和突厥人互市吗?辽纺公司的50万匹布已经被襄平商号收购了”
    “然后你们就停下了?”
    杨竞不满的说道,“你们能不能动动脑子?没有布就不会找布吗?”
    “找布?”
    徐文有些疑惑的问,“怎么找?”
    “你们啊”
    杨竞无奈的说,“去市场上收购,把百姓自己织的布买回来不就行了”
    “可是陛下,百姓织的布,每匹至少七块银元啊,这样走私到大梁,赚的就少了”
    徐文有点没明白杨竞的思路。
    原来户部的最终方案是,5块银元从辽纺公司收购50万匹布,然后以7块银元的单价走私到大梁,这样一匹布净赚2块银元,还可以阻击江南士族布匹的销路。
    现在杨竞让户部从百姓手中收布,收购价就七块银元了,这样就不赚钱了。
    “你们能不能有点经济思维?能不能学点市场经济手段?”
    杨竞已经开始大声喝斥了,“谁说卖给大梁就得7块钱一匹的?大梁受灾了你们不知道吗?你们不会涨价吗?朕替你们决定了,10块银元一匹走私到大梁”
    “另外,你们从百姓手中收购布匹价格,提高到每匹布8块银元”
    杨竞又补充道。
    “啊,陛下,为什么啊?凭什么7块银元的东西我们得给8块银元啊?为什么让百姓占便宜啊?”
    徐文郁闷的说道。
    “因为8块银元收,10块银元卖,我们还赚钱!”
    “因为我们不能剥削自己百姓的劳动果实来生产廉价工业品,供应外国!”
    “因为我们不能用物美价廉的商品,帮助大梁压制水灾引起的通货膨胀!”
    “因为百姓不易,我们得让他们生存下去!”
    “因为百姓是自己人,是稳定的基础,懂不懂?”
    杨竞最后是咆哮着喊出来的。
    “臣懂了、臣懂了”
    徐文连连称是。
    “懂了就去办差,不懂的话,就一边办差一边学!”
    杨竞又说道,“把朕的话,原封不动传达给内阁”
    “是,是,臣遵旨”
    徐文有些紧张了,一直在说是,屁股却没有动。
    “去!
    办!
    差!”
    杨竞最后怒吼道。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