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儿童军团(第2页)


    反正到时候,有人家里急需要用钱,自然会找到他这里,他不怕砖窑场会缺少人手。
    周兴心想,重生这一世,他怎么都不会让父亲去砖窑场做苦力了。
    为此,他详细地向父母亲介绍了一番具体收成:卖小龙虾得了三十八元,卖大黑鱼得了三十三元。
    “钱呢?”
    冷不防,母亲陈六福问道。
    这让周兴不免有些尴尬起来。
    他卖鱼虾是挣了一些钱,但又马上被他花出去了。
    “你目前还在上学,不方便保管财物,不如先交到我这里。
    等你哪天需要了,再问我要也是一样的。”
    母亲陈六福建议道。
    周兴只好说道,“我这里也所剩无几了。”
    说罢,他便从水桶中拿出那些笔墨文具,那一大叠草稿纸,那本牛津高阶大辞典,一一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周大生和陈六福二人相互对望了一样,感觉喜忧参半。
    喜的是,周兴这厮有点小聪明,都知道通过捕鱼捉虾挣钱,改善自己的学习生活条件了;忧的是,周兴这厮大手大脚,刚挣了几十块钱,就迫不及待地花掉了,以后他手上怕是很难攒住钱。
    但这些鱼虾,毕竟出自周兴的主意,也是他自己捕捞上来的,父母亲也不便多说。
    “明天还去县城送货吗?”
    周大生说道。
    他的意思是,周兴若不去,那就他去,钱到了他手里,必然先攒着,再不可能胡乱花出去了。
    周兴便把他和廖司机的约定,都告诉了父亲。
    “这样也行,路费成本更低了。”
    周大生赞同道。
    既然周兴拿定了主意,周大生便不打算多管。
    他在农业生产方面,或许是一把好手,对农业生产收入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路径依赖,但在做生意方面,却没有太多思绪,连自己尚未成年的儿子都比不过,这不免让他闷闷不乐。
    吃过饭后,父母亲便拿着箩筐、锄头等工具,前往棉花田里干活去了。
    半路上,周大生开导妻子道,“孩子们自己挣的钱,就让他们自己拿着好了,你多操这份心做什么?”
    陈六福道,“你以为我想?还不是因为咱们家,欠了将近一万元外债,想着早一点把这些钱还了,也好无债一身轻啊。”
    周大生道,“那是咱们做父母欠下的钱,理应我们来还,打孩子们的主意做什么?话说回来,即便这些鱼虾钱,不经过我们的手,但孩子们买了笔墨文具,买了书本,不用我们再往外掏,也替我们节省了不少,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章儿童军团(第22页)
    陈六福道,“也是,先前是我想差了。
    以后周兴这里,不管能挣多少,我都不过问了。”
    “他也挣不到多少钱。
    现在九月份了,等再过两个月,小龙虾就要进入冬眠期了,他即便有二十张地笼网,也网不到几只小龙虾了。”
    周大生揣度道。
    周兴还不知道,他已经从父母那里,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经济自主权。
    此刻,他正在家中翻箱倒柜,找寻以前用过的课本。
    榆州县第七中学早在暑假补课时,就对这一届高三进行了分班。
    当时周兴分到了高三(二)班,也就是理科普通班,文科政史地三门科目的教材,对于他便没有什么作用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