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大手笔千元机破亿战略(第3页)


    像是当下,一支团队在搞22纳米。
    而另一支团队已经在搞20纳米了!
    星逸半导体起步晚,更是如此。
    “这……”
    胡老想了想:“这事可行,就是需要多招人手,投资大!”
    王逸摆了摆手:“钱不是问题,现在我们落后,更需要用资金换时间!
    你尽管放开手去做,资金的事我来负责。
    有什么需要,直接找简子妍,整个星逸科技全面配合星逸半导体!”
    “好,好!”
    胡老心情大好:“既然王董这么说,那我就分成两组,40纳米和28纳米一起整。
    力求今年年底量产40纳米,明年年底量产28纳米!”
    “王董,我这就去准备!”
    “有劳了!”
    看着胡老略带佝偻的背影,王逸神色有些复杂。
    胡老1947年出生,今年已经65岁的高龄!
    可没办法,星逸半导体需要展,需要大牛,就只能让胡老春蚕到死丝方尽了啊……
    其实,胡老和梁老很像,都是技术出身,科研出身,不擅长欺下媚上,不说没把握的话。
    而蒋老就不同了,比较擅长权势斡旋,深得张忠谋的喜欢……
    可王逸就不太看好这类,还是欣赏胡老和梁老这种实干派!
    胡老说2012年年底量产40纳米,2013年年底量产28纳米,那就八九不离十!
    届时,2014年星逸手机就能用上自研自产的28纳米处理器。
    不过2014年高通的处理器都上20纳米了,还是领先星逸半导体两代。
    但想到高通第一款20纳米的处理器是骁龙810,王逸就没压力了。
    大名鼎鼎的骁龙810啊,那可是牛掰大了,直接把几个半死不活的国际品牌,差点一波送走!
    “有了胡老,星逸半导体,前途可期啊!”
    王逸心情大好。
    明年星逸手机,星逸平板,星逸电视,都能用上自研自产的处理器了。
    第二天,胡老亲自带着人去了晶圆厂。
    而王逸则坐在办公室,开始细细地规划千元机的事!
    千元机价格在那放着,成本也得压缩,不可能用300块的高通处理器。
    前世2013年,雷布斯研的红米1代,失败了。
    直到2014年2月份,小米成功布的红米1s,也是第一款成功的红米手机。
    搭载的就是联科的低端四核处理器,和高通的低端四核处理器骁龙400,两者都是28纳米工艺,都是集成基带的低端s0bsp;而王逸的千元机,大概率会在2013年年中布,比前世的红米还早大半年。
    不过,千元机为了控制成本,扶持国产产业链展,大都是采用国产元器件。
    可当下国产元器件供应商,都才起步,才开始展,很多地方都不成熟。
    前世的红米一代,就是因为部分元器件不给力,导致红米一代失败,五千万的研经费血本无归。
    同样,王逸的千元机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
    产业链从无到有,都需要一个展的过程,操之过急,只会彻底失败。
    因此,第一款千元机的研周期,都快赶上旗舰机了。
    国产元器件的产业链,各种问题,都得一一解决。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