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3页)


    而真正核心关键位置的改动,还是在那三面石子墙壁上,只需要改变一些颗甚至就几颗石子的位置,就能起到扭转的效果。
    这不是李追远有多高明,而是齐氏先人的造诣,人家是真的做到了布大局如烹小鲜。
    润生操起工具,就开始忙活起来。
    李追远搬来一张长凳,坐在厅堂中央,闭上眼,开始推演。
    只是刚一开始,男孩就觉得头昏脑涨,眼角也出现了乾裂的痛感。
    上一次,自己只是浅层解读,读出了三面墙壁上的拼图留言,那其实是人家故意留下给自己后人看的,现在,他要去深度解析对方技艺层面上的运用,难度肯定不同。
    算着算着,李追远感觉自己流「鼻涕」了。
    他没睁眼,只能从椅子上滑下去,躺在地上,继续推演。
    很快,「眼泪」也流出来了,他依旧顾不得去擦拭处理。
    一直到,脑袋都开始刺痛,李追远终于有些烦躁了。
    因为他推演得越多,所能感知到的未知玄奥也就越多。
    要是放在过去,他会高兴得跳起来,每天一点点来切香肠学习,可现在,他却有点骑虎难下。
    李追远睁开眼,用衣服擦拭了一下眼角的血渍,不能再这麽死算下去了,自己还是过于高估自己低估了古人,必须得换个思路,要不然又得给自己整成瞎子。
    既然这里是祠堂,这墙壁上也留下了祖训,那自己能不能切入模拟齐氏后代的视角来尝试观摩学习?
    这种行为类似于讨巧,跳过大量推理论证,只记公式,但等真的代入进去后,李追远忽然现,这条路竞意外得走得通。
    三面墙壁上的石子,在他脑海中居然重新组成了讯息,这很显然,是齐氏先人对优秀后辈的留言。
    而这里的「优秀」,其实比较护犊子,大概站在先人角度,似乎早就对后辈的水平下滑早有预料。
    新的留言有三段,因不是纯粹文字载体,属于只可意会却不可形草。
    第一段留言意思是,凡能看到这里的后世子孙,可得一部笔记,下面记载了笔记所在的位置,就在祠堂特定的砖头下面,阅后放回,以待后人。
    第二段留言是,此处乃妙地有界,如真似假亦如假似真,因这一特殊性,才选址于此隐居,下面记载了牵引进入那地界的方法和出口方位。
    第三段留言是,若是族内有难,不得不迁移出这里,可改此地风水格局,下面记载了具体修改的方法。
    李追远有些庆幸地笑了笑,还好自己临时换了思路,这才现原来人家先人早就把答案放在这里了。
    也是够绝的,不管是后人主动还是被迫迁移离开这里,都可以通过改变这儿的风水格局,不让之后住这里的人获益,甚至是对鹊巢鸠占者进行可怕的诅咒。
    但很显然,齐氏后人没有这麽做,也不知道是当年事突然还是后人水平差到连「优秀」都达不到,看不见先人留言。
    李追远把润生喊了过来,按照记录方位,选中一块砖头,示意润生撬出来。
    润生将小铲子刺进去,再带着手下压,很快将砖头松动拿出,再往下继续挖,掏出了一个盒子。
    李追远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了盒子,然后皱眉,盒子里是空的。
    这应该是被人取走了,且取走的人没有再放回去,而且大概率应该是被齐氏某一位后代取走的,但他没有遵照先祖意思,让家族后人靠本事获得阅这本笔记的资格。
    只能说,先祖有先祖的视角,后人有后人的现实吧。
    这本笔记,要麽后来就伴随着齐氏的变故失落了,要麽就可能陪葬在附近山头某个齐氏人的坟墓里。
    真可惜啊
    李追远心里很是遗憾,齐氏先人当年选择在这路隐居,看中的就是这儿的天然空间夹层,那帮人水平都能高到这种地步了,其留下的笔记,得多珍贵啊。
    空间夹层进入的方法很简单,在附近外围,只需要人为降低自身三灯烛火就可自动进入。
    后者意思就是自己给自己「做」倒霉。
    出口则在祠堂太极图案处。
    火车上跟过来的小女孩,恰好给四人提供了进入的前提条件,而自己本来应该没事的,却因为和薛亮亮他们三人牵扯太深,被一起裹挟带进来了就像是润生手里的钢管。
    不过,齐氏先人那帮家伙真的是一群疯子啊,为了研究这个空间夹层,不惜自损自己三灯,很有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架势。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