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印绶


    时间忽忽悠悠又过了半月。
    这日太常寺派人送来了一封请旨文书。
    娄中贵接了文书,猛然想起来,马上就到了陛下去灵岩寺拜祭的日子。
    三年一祭,这是前朝就定下来的规矩。
    只是这两个月来,陛下总是闷闷不乐,终日将自己关在御书房里,要么批奏疏,要么望着一处呆,想必是忘记了。
    他小心将册子送上:“陛下,这是太常寺呈过来的。”
    司马策抬起眼接过去,随意翻了一页。
    “谁来送的?”
    “回陛下,是公西大人。”
    “还有几日?”
    “十日整。”
    司马策点了点头,随口答:
    “朕知道了。”
    他埋头继续看奏疏,不料又看到襄阳守备苻英的请安疏。
    这已经是第三个月,苻英上疏只问晋王安了。
    司马策盯着最后这几个字思忖良久,不由问出一句:“娄黑子,你说这个苻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娄中贵之前在殿上听陛下提起过这桩,此时也有些疑惑:“让奴婢看,若只一次,算是无心僭越,但三次的话,想必苻将军故意为之?”
    司马策抿抿唇,像是有些犹豫。
    故意僭越倒不至于,她人虽在襄阳,但一直是个忠心的。
    没有理由毫无征兆地挑衅君威。
    但若说是无心之失,那就更不大可能了。
    娄中贵下意识地抠了抠鬓角,“或许她想问晋王的安,但是又不能直接给殿下传信,所以只能借着奏疏,想让陛下帮她传个话?”
    司马策微微点头,这说倒说得没错,一个地方守备若是频频和京中的亲王往来书信。
    不是死罪也离死不远。
    至于传话……瞧着又不像。
    假使她数月前与司马瞻一见就望之生情,倒也算个说法,只是没必要在奏疏上表现的如此殷切。
    毕竟这对司马瞻没好处,对她自己更没好处。
    他垂头想了片刻:“也罢,趁着还未入冬,边关暂无要事,朕就下诏宣她进京一趟。”
    边关守备无诏不得入京,苻英已经掌管襄阳两年之久,他只在上任时同她见过一面。
    这两年她将襄阳打理得井井有条固若金汤。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