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卡脖子战略(第2页)


    “百分之五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我们对比一下销售部和生产部的比例,分别是在百分之二十一和百分之二十八。”
    “我们多次提出,我们需要得到补充和支援。
    但是一次次的申请,最后都石沉大海,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回应。”
    “以助于我们开新系统的计划,整体的项目启动资金,竟然只有不到一千万。”
    “这是什么概念!”
    “销售部哪怕只是做一场活动宣传、开一场大型的晚宴预算就已经在大几百万了。”
    “让我们开新系统,拨款却赶不上人家的一场晚宴?”
    “这种畸形的模式下,又怎么可能诞生真正的核心科技呢?”
    在板上钉钉的数据和刘远的阐述面前,不少高管们都是有些羞愧的移开了目光。
    田承泽倒是面无表情地喝着茶。
    这种局面,不能一味地去责怪谁。
    如今,神州大地上智能手机等等数码产品的市场还没有形成,仍处于大家都在抢占蛋糕的阶段。
    这种情形下,先占据地盘、再图谋展的战略部署,不能说存在多少的问题。
    毕竟,搞开这种事情,是没有多少可预见的回报率可言的。
    或许明年就成功了,一个专利、几个标准掌握在手中,一下子就创造出一条独立的赛道,盆满钵满。
    也可能数十年的深耕,最后仍然没有结果。
    每年砸进去的钱,最后连个水花都听不见。
    毕竟,没有人会和一个只有半成品的公司合作。
    你总不可能拿着一个做到一半的东西上谈判桌,靠着半成品说服开商吧?
    不只是中星集团,其他国内的大大小小的类似的数码产品、通信产品集团,也都因为这段时间国际形势的震荡受到了冲击。
    产业模式逐渐开始调整,后续几年即将出现的芯片、自主研系统的井喷,也是从这个时候打下的基础。
    会议结束之后,田承泽和刘远走在写字楼的高层走廊上,眺望着江州的风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果然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到平时看不到的风景啊。”
    刘远打趣地说道:“田总,您要是还想站的更高的话,某些董事啊,可能就得有危机感了。”
    “董事有危机感?我看,你是迫不及待想要我给你腾地方,让你来当这个研部总裁了吧!”
    田承泽哈哈一笑。
    他和刘远的关系非常好,在田承泽在中星集团还是一个项目组的小组长的时候,就带着还是实习生的刘远一起干了。
    斗转星移,田承泽逐渐来到了研部的总裁位置,身边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而刘远,始终是他的心腹。
    田承泽很清楚,刘远比他年轻,在某些事情上,也比他更有远见。
    或许新时代,更适合新人来引领吧。
    喜欢这次你选男闺蜜,我要我的女兄弟闺蜜,我要我的女兄弟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