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你希望我们能在何时到达西河大岭的北麓呢(第2页)


    老闸船船体水上部分更接近于广船,采用较为低矮的干舷。
    这种设计可以减少风对船身的阻力,使船只在戗风时更加稳定,有利于挥其帆装的效能。
    操作性能方面,
    斯库纳帆船帆装的设计使其在操作上更加灵活,船员可以相对轻松地调整各个帆的角度,以适应不同的风向和风力变化。
    而且修长的船体和尖锐的船也使得斯库纳帆船在转向时更加灵活,能够更快地改变航向,在戗风航行中更好地选择有利的路线。
    老闸船虽然可以通过调整帆索来适应戗风,但整体操作的灵活性还是稍逊于斯库纳帆船,
    毕竟中式帆装索具在调整时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经验。
    且老闸船的船体结构相对较为传统,在转向和调整航向上不如斯库纳帆船敏捷。
    总体而言,斯库纳帆船在帆装设计、船体结构和操作灵活性方面都更有利于戗风航行。
    其戗风性能相对老闸船更为出色。
    不过,老闸船在特定的水域和环境下,也能凭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有效的戗风行驶。
    特别是在海况复杂的近岸航行中,表现未必会不如斯库纳帆船。
    至于船员的操船水平那就更没得说了,三艘船上的船员绝对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水手。
    锡霍特山脉东麓由南向北大约三分之二的长度都是偏向东北方向的,只是越往北海岸走向就越偏北。
    所以这一段航线与风向的夹角不太可能过120度,戗风航行不会增加多少航程。
    然而等走完这段航程以后,锡霍特山脉剩下三分一的长度却开始偏向西北方向。
    这将导致剩下的航线与风向的夹角达到甚至过150度,使实际航程增加接近1倍。
    所以要保证船队能在三月上旬到达目的地,这些可能还不够,得确保船队在途中尽量少停留。
    想到这里,李国助终于停止踱步,抬起头来,开口说道:
    “黄大哥,我打算对这次的测绘计划做出一点调整。”
    “先我要放弃对北苦夷岛海岸线的测绘计划。”
    “至于对西河大岭东麓海岸线的测绘,”
    “我希望咱们能先以最快的度到达西河大岭北麓,然后于返程的时候进行测绘。”
    “这样我们在测绘的过程中就可以做到一路顺风,大家都会轻松很多。”
    “不知你意下如何?”
    面对李国助突然的态度转变,黄昭显得有些受宠若惊。
    但他深知李国助越是对他不耻下问,他就越是有必要谨慎地提供答案。
    于是他低下头,来回踱步了一阵,终于抬起头来,不紧不慢地说道:
    “我赞成小少爷暂时放弃对北苦夷岛海岸线的测绘计划,”
    “以在下浅薄的见识,暂时看不出北苦夷岛有什么值得我们测绘海岸线的价值。”
    “对西河大岭东麓海岸线的测绘,我也赞成小少爷的调整方案。”
    “只是要想以最快的度到达西河大岭北麓,我们就要尽量少在夜间停船。”
    “可是在夜间沿岸逆风行船,又会大大增加触礁的可能。”
    “若要远离海岸航行,又怕偏离航线,反倒搞得欲不达……”
    说到这里,他停下来,意味深长地盯着李国助看了一会,问道,
    “敢问小少爷,你希望我们能在何时到达西河大岭的北麓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