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万物皆有光亮(第2页)
“声波是机械波,光波是电磁波,虽然差别很大”
o54给出了他的推测,但我是真听不太懂。
我比较在意的,是o54提到的那个“万物皆是波”
的理论。
“波粒二象性”
虽然只在微观层面比较明显,但不意味着微观粒子组成宏观物体后,就完全失去了这个特性。
往外延伸一下,只要“方法恰当”
,我们都能变成光。
感觉“科学的尽头是玄学”
的确没问题,现在就是那种字单拎出来都认识,放一起就跟看天书一样的情况。
“所以附近的这些光,其实也都是各种信息,物质,变出来的?”
“这的确是研究组之前的一种推测。
在对极光的研究中,除了解码转译出了视频,音频信号,也现一些似乎带着规律的‘乱码’,对于这些”
o54应该是把那几百页的报告看了不少,说了很多研究组的成果。
其中提到了一个和如今的情况有些类似的收容物,那个东西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会把周边小范围的物质直接粒子化,不仅会光放热,物质的密度足够高的话,基本相当于一场核爆。
但这次的区别在于,目前这个海域似乎太过“平静”
了,如果那些光芒都是信号和物质转化的,能量由哪来,往哪去呢?
“不同的粒子会展现不同光谱,一种推测是,那些类似的光斑,是某种宏观物质的‘光谱’。
在对于海底的探测中,目前没有现各国通报的那些飞行器残骸,很有可能”
o54意思大概是,“飞燕二号”
之类的报废飞行器,可能一半烧蚀在大气层里,另一半则在这片海域里变成了特定的“光”
。
这些“物质波”
的确无法像音频,图像那样被解析还原,不过应该只是人类的技术手段还没达到能解析它们的高度。
在听o54的“论文”
时,我突然冷不丁地想到了量子传输。
光在宇宙中实在太慢了,宏观物质到达光的能量需求又似乎太大,那么将物质量子化,进行跨空间传输,似乎就“简单高效”
了。
或许对这片区域的研究,能掘宏观物质整体转变成微观粒子的途径,从而点开量子传输的前置科技
光波,声波,物质波,物质释能,信号转化一大堆学术词汇拷打下,我也只能靠胡思乱想来保证脑细胞的安全了。
听完o54的一大段话,一句话总结,能量,信号,物质,在这个区域内似乎都以“光”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