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到时休怪皇上亲自来找你(第2页)


    “尚可,周延儒或许能助你。”
    “如此甚好,我何时能康复未可知,若你遇事犹豫不决,务必与内阁商议。”
    “然如今内阁仅剩周延儒可用,父皇,是否该重启科举?”
    朱慈烺问。
    实际上科举从未停止,只是因时局动荡,形同虚设。
    “你自行定夺,觉得时机成熟便可重启。”
    并未直接决策,而是将此事交予朱慈烺。
    “明白了。”
    二人随意交谈,周皇后及两个幼子皆未插话。
    他们谈及诸多事务,朱慈烺亦阐述了不少独到见解。
    其中不少看法,纵使亡国听闻,亦觉激进。
    但这却令亡国对某些事愈加确信。
    “对了,你也十四了,该选一位太子妃了。”
    来了,朱慈烺原以为会由周皇后提及,不想竟出自亡国口中。
    他想说自己实则虚岁十三,但在他们看来,皆以虚岁计。
    十四岁本就该婚配。
    更出乎意料的是,亡国再度将此问题推回给朱慈烺。
    “你自己有何打算?”
    当亡国说出这话时,朱慈烺竟有些迷茫。
    “父皇、母后,难道你们没有考量吗?”
    朱慈烺故意问。
    周皇后浅笑:“起初是有想法的,但你父皇说这些人配不上你,身份太过卑微。
    我想从朝臣里挑选,然而,如今朝中推周延儒,他家并无适龄女眷,其余官员……已被你铲除殆尽,哪还有合适人选。”
    至此,朱慈烺似有所悟。
    以往立太子妃往往蕴含政治意图。
    例如这位大臣在朝中权重势隆,日后便于皇室联结。
    如此一来,双方地位均更稳固。
    即便非臣属,也必是大将,或握兵权,威震一方者。
    再看当今大明,还有这般人物吗?
    反观朱慈烺,麾下掌控天雄军,威慑朝廷,手段通达,甚至不惧亡国约束,屡次违抗圣旨。
    这样的朱慈烺,还需与其他势力结盟吗?
    想到这里,朱慈烺便豁然开朗。
    “我可以自己挑选吗?”
    朱慈烺问道。
    对方的态度缓和下来,“当然可以,不过得匹配咱们皇家的身份。”
    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担心朱慈烺不愿意册立太子妃。
    这是一件大事,小处关乎家族传承,大处则影响江山稳固。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