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第2页)


    搞导弹的同志有点懵,我还没算过呢,你倒是先算出来了?不过想想人家搞推进剂的,顺手算个导弹理论尺寸好像也没啥大不了的。
    其实高振东也没怎么算,就拿前世的类似导弹套一套,再把条件放宽个1015就行了,应该大差不差。
    不过高振东这个回答明显算不上是“但是”
    ,别人不清楚,但是防工委的人明白的很,高振东肯定还有话要说。
    “尺寸倒是好说,我就是觉得那个单弹头,值得商榷,当然,现在弹头小型化没搞,估计弹头重量不会轻,但是无论怎么说,至少在搞单弹头的同时,规划预研集束3弹头,我觉得是比较合理的一个考虑。”
    “集束3弹头?什么意思?”
    说实话,高振东这话听得同志们是一头雾水,这是个什么东西?
    “就是把一个弹头分成3个,但是这3个弹头和单弹头一样,是打同一个目标的。”
    “这样威力不是变小了嘛?”
    “对,可是我们都知道,对于它将要使用的弹头来说,单弹头对于爆心一定范围内,实际上威力是严重杀的,对吧?不如分成几个,把打击区域摊得开一点,能比较好的打击大城市。”
    以我们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数量和奉行的政策来说,去考虑打击敌人的核射井无疑是一个不合算的事情,弹头数量还不如人家射井多呢,而且反击政策预示着打射井极大可能打到的是一个空壳子。
    谁都不傻,第一波肯定是先用这种固定阵地的弹。
    所以高振东一口说出要打大城市,大家倒是并不奇怪。
    “嗯,这倒是一个考虑。
    你说集束多弹头,那是不是还有别的多弹头?”
    防工委领导总觉得这小子的货还没挖干净,既然“多弹头”
    前面有一个定语,那也许就意味着有很多定语可选。
    而这每一个定语,也许就是一条技术路线。
    主要是多弹头这个事情,在现在还是一个未来概念,大家都没有,我们才起步,自然也不会去考虑这个事情。
    果然,高振东没有让他失望:“嗯,对,我觉得多弹头可以分成几类,一类是集束式,所有弹头都打一个目标。
    一类是分导式,每个弹头打击各自的目标,但是其运载具的轨道是不能随意机动的。
    一类是机动式,在分导式多弹头的基础上,运载具或者弹头具有一定的机动能力。
    这三类多弹头打击效率层层提升,但是技术难度也同样层层递增。”
    “总结得好!”
    搞导弹的同志没忍住,叫起好来,这位同志不但技术高,思维前,而且条理分明,逐步递进,把多弹头的技术、难度和效率分类划分得非常好。
    防工委领导也被高振东的话给吸引住了,这三种东西,那是肉眼可见的一个比一个好啊。
    “那分导式……”
    防工委领导问道。
    机动式可能太难,但是分导式是不是可以……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