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皇爷爷孙儿愿意认罪(第2页)


    这是最简单的油印机。
    在前世他读小学的时候,还曾亲眼看着老师,用这种简陋的机器,给学生印刷考试的试卷。
    后来才慢慢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打印机的普及而淘汰。
    因为这类油印机的工作原理与操作过程都太简单,机器也太简单了,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是怎么运作的。
    故而,朱允熥想到该要制作些什么东西的时候,很快就想起了这家伙。
    但即使如此,他还是吃了不少苦头,才制作完成。
    这个时代的工业水平委实太低了。
    在后世稀松平常,很容易造出来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制作都不容易。
    若非他是老朱的孙子,亲王之尊,要什么有什么,各色匠人尽皆随便号令,只要在一旁指挥,讲述该怎么做怎么做就行。
    否则,单凭他一个人单打独斗,绝对不可能做出来。
    “真有这般神奇吗?”
    老朱一把抢过他手中的油墨辊滚筒,铺上白纸,先滚油墨,再压印纸,取出来一看,顿时仰天哈哈大笑。
    “神物啊!
    神物!”
    老朱手足舞蹈,喜不自禁。
    如果说老朱当皇帝之后,还有什么人生理想,那大约就是两个。
    一是让天下人人都能吃饱饭,不饿着。
    毕竟,老朱是从小饿过来的,深知民间疾苦。
    他勤政治国,所为的,几乎就是这一点了。
    第二,便是天下人个个都能入学读书,人人皆可识字。
    为此,老朱不顾朝堂上满朝文武大臣的集体反对,强行在全国立公学,推行义务教育。
    没错!
    这个时代的大明,有着全世界最早,也最完备的义务教育!
    历史上第一次,老朱将国家公办学堂,开到了广大的乡村地区!
    在洪武二年,大明还没有一统天下,战事还在各地继续的时候,老朱便迫不急待的铺开了公办学堂。
    他要让天下人人识字。
    他要让大明子民个个知礼守法。
    朝堂上,没有一个大臣支持老朱的做法。
    无论是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等大臣,还是那些口口声声立志传播圣人道德文章的文人大儒,全部都反对老朱的这一政策。
    对这个时代大明来说,将公办学堂普及到全国的乡村,多少有点不切实际。
    可老朱就是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一意孤行,坚定不移的推行了。
    历史上,这项政策,因为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在老朱死后,很快就被废除。
    但至少现在,老朱还活着,全国性大规模的公办学堂还在继续办。
    这是老朱的梦想。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